全球人口高齡化,失智症是全人類面臨的沉重問題,包括因「失語症」而息影的布魯斯威利被證實罹患了額顳葉失智症;日前國內知名戰略學者王高成驚傳留下遺書,因腦部病變,智能已失,墜樓離世;藝人愛雅在談到她送走罹
國際知名主廚江振誠在台灣出生長大,20歲成為台灣餐飲史上最年輕的法式料理主廚,他曾獲「亞洲十大最佳年輕主廚」,被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然而這樣的他卻也不是所有料理都擅長,而是專注在他的拿手菜上。江振誠於《我活著我的人生嗎?》一書中,分享他對料理、人生的看法,帶讀者思考屬於自己的人生哲學。以下為原書摘文:
高血壓對心智功能的影響並不限於老年人,中壯年人也會受影響,根據衛福部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建議,滿18歲後保持每天至少量測一次血壓的習慣。別等到已經確診失智症才想到血壓控制,往往失智症患者會忘記或抗拒吃藥,對於治療的情況,也不喜歡和醫生討論,逃避治療,使得疾病更難控制。
文:徐榮隆(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失智症發病年齡若早於 65 歲,稱為年輕型失智症,一般典型的老年失智症發病年齡約在 70∼80 歲。此外,年輕型失智症有許多特別的地方,首先就是失智的病因較多樣化。 年輕型失智中,由阿茲海默病所導致的只有 30%,比老年失智症少;而額顳葉退化症的比例較老年失智症高(年輕型失智症約占20%)。其次,年輕型失智症的病人較多在疾病初期就發生明顯的精神症狀與個性改變,智能減退現象反而不明顯、或常被歸因於情緒問題而不易診斷。 另外,年輕型失智症病人較少有合併全身性疾病,退化的過程也較快。以上都是年輕型失智症與老年失智症的不同之處,因此年輕型失智症容易被延遲診斷 2∼3 年;最後,因為年輕型失智症病人在開始表現失智症症狀時仍多在工作,因此家庭經濟的負擔與家庭關係的衝突較大(年輕型失智症與老年失智症的比較見附表)。 常見的年輕型失智症種類造成年輕型失智症的原因包括退化性疾病、腦中風與嚴重的頭部病變等,本篇就退化性疾病做一說明。 一、阿茲海默病雖然典型的阿茲海默病是發生於65 歲以後,但少部分是發生於 65 歲前,主要的表現是以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糙米營養豐富但口感粗硬、烹調費時,國人接受度有限。為了推廣「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台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合作推出電鍋料理課程與食譜,如「四君子粥」、「紫米乳酪粽」、「雙色地瓜高麗菜捲」等,讓長者、上班族及一般民眾能夠方便料理、輕鬆上菜及吃出健康,鍾奶奶笑著說:「連寶貝孫子都覺得好好吃喔!」 三餐主食至少1/3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物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建議,三餐的主食至少要有 1/3以上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物,以攝取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於111年調查台北市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不吃或少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原因,36.4%長者表示口感太硬咬不動,15.2%長者覺得烹煮不易進而降低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接受度。 台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柳吟主任表示,因應目前台灣高齡化現象高齡長者需多攝入全榖及未精製雜糧食物,其富含微量元素可增加身體抵抗力來提升身體保護力。 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張惠萍主任提到:「慢性病的發生與飲食結構及方式息息相關,要怎麼吃才能遠離慢性病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議
劉博仁 功能醫學癌症大調理 檢測、治療、營養、預後,全面關照,促使腫瘤凋亡不復發! 作者: 劉博仁 出版社:天下生活...
搭錯車、忘東忘西,連回家的路,也記不得,許多人以為這只是老化,不過,創作歌手鼓鼓今天現身說法,分享母親罹病及確診失智症經歷,提醒民眾,如果記憶力變差,影響日常生活,就應積極就醫。 年輕型失智症 出現症狀以為酗酒所致 身兼音樂創作人、歌手與鼓手的鼓鼓,特別錄製失智友善的有聲繪本,除了獻給失智的母親,照顧母親的妹妹與自己,更要獻給全國失智者家庭,加油打氣。鼓鼓表示,媽媽在57歲時確診失智症,屬於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因為她有酗酒習慣,因此,一開始出現搭錯車、講話沒有邏輯,或幫客人燙髮時,忘記上藥時間等失智症狀時,旁人都以為這只是喝多了。鼓鼓說,當時完全沒有聯想到失智,因為情況越來越嚴重,先掛了戒酒門診,醫師安排大腦影像檢查,這才確診失智症,迄今已經2年多,目前照護失智的相關機構均收治老年人個案,希望政府提供適合年輕失智者的關懷場所。 罹病者年輕化 家屬常心力交瘁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失智人口逐年增加,衛福部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且罹病者有年輕化的現象。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而是腦部病變,以致患者在現實生活感到迷失錯亂,患者自身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蓬勃發展,在國內獲得了廣泛關注。許多國人重視體脂健康問題,更是熱衷於購買食用各種健康保健品或仿效各種無油飲食,來追求體脂健康。健康主播鄭凱云也分享談到這些年家人關心體脂,媽媽總是問她要買什麼保健品?她說道「要成功照顧家人體脂健康,就是準備三餐時要使用料理用的保健品-綺麗健康油,這是她戰勝體脂的關鍵!」綺麗健康油在日本風行多年被稱為「料理用的保健品」,在台灣更是市售唯一獲得台灣日本健康雙認證、「不易形成體脂肪」的健康食用油,在營養界獲許多健康專家、營養師的推崇肯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國內失智、失能人口逐年上升。為延緩長者失智、失能,臺北政府衛生局委託臺北榮總經營管理的日照中心,首開國內日照機構音樂治療先河,開設「樂齡音樂學堂」。 國際鋼琴天后陳毓襄鋼琴家、台灣茱莉亞學院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蔡佩真、東吳大學音樂系叢培娣系主任等,將於每週三上午為長者公益授課。陳毓襄鋼琴家於5月24日進行首次公益示範教學,並在記者會中表示,音樂有2功能,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專長為社會盡一份力量。 失智症影響認知 音樂治療有「這些」幫助 失智症(Dementia)症狀不單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林明憲主任也表示,失智症會影響一個人的記憶、思考及交流的能力,而認知功能逐漸退化是失智症的主要症狀。 目前已有許多文獻指出,音樂治療可改善認知功能。2014年國內一篇回顧檢視音樂介入在失智症老人護理實務應用的系統性文獻就指出,音樂輔療可顯著改善失智老人的認知、精神症狀及進食問題。 此外,林明憲主任也表示,音樂療育能促進失智長者的認知、肢體功能,環境音樂治療能改善長者現實感、專注力,而團體音樂
天氣愈來愈熱,太陽也愈來愈曬,最近出門,你是不是已經注意起防曬了呢?其實想要美白,「用吃的」最有用;而想要「自然白」,就要多攝取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食尚玩家》根據營養師說法,整理了水果類和蔬菜類的
想喝蔬果汁、小麥草汁、檸檬汁排毒,請先注意自己的腎功能!一名28歲女子因為腎功能不佳,為了加強排毒連續4天都喝小麥草汁,結果卻因為高血鉀引發腎衰竭、必須終身洗腎。醫師表示,慢性腎病患者因為腎絲球過濾率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蓬勃發展,在國內獲得了廣泛關注。許多國人重視體脂健康問題,更是熱衷於購買食用各種健康保健品或仿效各種無油飲食,來追求體脂健康。
長輩總說「芭辣籽某呷」,吃芭樂籽會便秘,這是真的嗎?到底吃芭樂籽會不會便秘? 芭樂迷思多 一一破解 營養師高敏敏直指結論,芭樂籽本身不會引起便秘!通常會便秘可能是因為有了纖維卻缺乏水分或油脂,多喝水可能就順暢!但還是建議3種人吃芭樂籽要多注意攝取量: 1、不習慣高纖飲食者(有些人腸胃會不舒服,要循序漸進方式)2、腸胃消化不佳者(例如小小孩或腸胃炎)3、剛動腸胃手術者就要特別注意把籽挖掉甚至先不吃 芭樂水果界的C王 有6大好處 芭樂籽除了不會便秘,高敏敏強調,芭樂營養真的超豐富,小小一顆就含有滿滿營養,又稱水果界的C王呀! 1、維他命C:又稱抗壞血酸,是人體每日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之一,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由食物中攝取;另外,維生素C可以幫助縮短感冒病程、加快傷口癒合,提升免疫力。 2、低GI:芭樂屬於低GI的水果,食用後血糖上升較平穩,建議糖尿病友適量享用。 3、高纖維:高飽足感,豐富的纖維還能抑制胃口,也能幫助腸胃順暢。 4、芭樂的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例如: .維生素B1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維生素B2
有一位門診失智奶奶和家屬的互動:「不要再問了,我已經累了」,在醫師長期和奶奶互動的理解,前半段話所指「我不會回答、我不知道」,後半段話是奶奶維護尊嚴的方式。大多數人若沒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下,容易解讀成家人總是很累、不願意溝通,不知道該如何互動是好?
你知道嗎?我們每天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讓身體正在累積越來越多的毒素!所謂的毒素,是指「多餘的水或熱、老廢物質」,一旦毒素囤積,就會慢慢對健康造成傷害而引發各種疾病。而最近正值蓮藕產季,不如以蓮藕入湯,幫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是清心降火的好時機。中醫師提醒,小滿天氣變化多端,除了要健脾養胃,也要少喝冷飲,避免體內濕氣過重,導致上火發生,多吃「豆豉燜苦瓜」不但可降發炎,還能減緩身體怕冷發熱的問題。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65歲以上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老人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未來患者人數更會急速增加。失智症初期不易被察覺,可能會稍微健忘,言語表達逐漸不流暢,不常去的...
吃的健康,尤其蔬果的攝取量、需要再呼籲大家得吃足夠,除了記住一天三蔬二果的口訣,從每餐餐盤上、也可以輕鬆掌握份量,不論是圓的還是方的餐盤,只要畫出一半給蔬果,其中蔬菜再比水果多一份,就能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