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講伊是臺灣民族運動的火車母,佇1920年代的臺灣社會,伊的確是文化社會運動的先知先覺者,伊就是革命家—蔣渭水先生。 細漢佇宜蘭大漢,老爸佇城隍宮排擔仔咧相命,所致伊也捌佇廟裡做過童乩,路尾閣去役場做小使仔,一直到17歲才去讀公學校,兩年後出業,無偌久隨考著總督府醫學校。佇醫學校讀書的時,伊開始鼓吹民族運動,毋但加入同盟會共中國的革命鬥őo-ián,甚至閣計畫去北京暗殺想欲做皇帝的袁世凱。醫學校修業期滿,蔣渭水先轉去宜蘭病院實習...
圖、文/黃朝郁 雖然阿肥我是一個不喜歡出門往外跑的人,但偶爾還是必須出門曬曬太陽「行個光合作用」,也幸好阿肥我的阿婆(客家人稱呼奶奶的方式)有個好眼光,當年信義區還是一整片田
...各界向故三軍將士之靈位上香、獻花,並引領所有陪祭與代表向故三軍將士們追思行禮並向在場家屬致意, 員山忠烈祠係於四十三年由神社改設,「八二三砲戰」中殉難的軍官趙家驤、吉星文、章傑三人是第一批入祀忠烈祠的烈士;五十一年縣籍革命家蔣渭水、盧清潭以「抗日英雄」入祀,嗣後抗戰時期在海南島陣前起義的殉職官兵等人先後入祠迄今;另自八十七年起,對殉職警察、義警、民防人員、消防人員、義消或其他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有冒險犯難執行職務或其他忠烈事蹟,足資矜式者...
...連戰在2005年訪中的時候,親眼見到這份申請書時,內心激動,他說:「祖父連橫在日本統治台灣那個時代就要求恢復中國國籍,可見是一個民族思想非常強烈的人。」 名利都要 1926年,連橫在臺北與友人合開「雅堂書局」,與林獻堂的中央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與黃茂盛的蘭記書局,並列為台灣人的四大書局,雅堂書局甚至標榜不賣日文書籍文具,可謂既有風雅又有風骨。 然而,連橫卻又代理台灣總督府採購有關南方資料的漢文書籍業務,雅堂書局因而成了御用書店(洪炎秋,1977)。 這間...
由中華漫畫家協會、義美文教基金會及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聯合策劃的「穿古越今大稻埕漫遊趣」,3月5日正式開展,現場最大亮點,就是總長超過4公尺的大稻埕長卷圖。這幅長445公分、高52公分的大稻埕長卷圖,是由知名漫畫家凌群,費時1年完成的鉅作,畫中完整呈現延平北路與迪化圈的歷史脈絡與變遷,同時穿插古今代表人物,包含蔣渭水、美國前總統川普、台北市長柯文哲等,更攜手動畫師郭正勳推出數位版動畫,再加上對話框,讓參展民眾能更深刻體驗絕代風華的人文歷史紀錄,及台灣...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率先伸出友誼之手、北市長柯文哲點頭之下兩人同台,「藍白合」瞬間傳遍政壇,然兩邊陣營內各有雜音,前景未必看好。台灣當代史上出現過不少在野合作前例,貌合神離、同床異夢而致成少敗多,故事值得細細回味。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專題報導 談到在野合作,絕對不能忽略近期最成功的在野聯盟:2014年的綠白合作。此源於台大急診部醫...
...委員會」遲至2018年5月31日才正式掛牌成立。 遲到那麼久,端出來的人選該讓人耳目一新吧! 結果,主委竟是由長期游走於紅、藍、綠陣營以左右逢源的黃煌雄擔任,讓原本答應接任「促轉會」委員的陳翠蓮教授堅決辭職。 黃煌雄雖然口口聲聲敬佩蔣渭水英勇不屈的精神,但黃煌雄終究不是蔣渭水,而且口說和手做是兩回事。對黃煌雄而言,要他去做冒險的事,那是不可能的任務。「明哲保身」是他人生的最高準則!他會保持和紅、藍、綠的一定友好關係,以便時局若有變化,他永遠處於安全...
...過分相信「同一」,甚至將不同的意見論辯貼上負面、「吵吵鬧鬧」的標籤,不僅反民主,更是在暗示獨裁;柯文哲所說的「我們就形成一個共融的社會,我們都是台灣人,那問題就解決了嘛」,徹徹底底就是建立在無知、裝懂的謊言。 他說,從蔣渭水的「台灣民眾黨」,到米其林三星的「天然台」湘菜館,柯文哲的「拿來主義」始終如一,毫無創意,內容根本禁不起檢驗;「台灣共同體」是重複移民與內部移動頻繁的島嶼群,她的認同自始至終就不是自然形成的,他喊話要柯文哲10日去聽他...
國民黨智庫上周舉辦願景台灣論壇,找來民眾黨主席兼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同台對談,「藍白合」的議題在雙方陣營引發反彈。國民黨人擔心所屬政黨被民眾黨當作宿主,民眾黨人擔心被定性為「小藍」。柯市府內多位泛綠官員近日籌組「綠色連線」,試圖再找綠營做宿主。
近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蔣渭水、林秋梧等諸多志士們早就呼籲台灣同胞不要迷信、勿燒冥紙。至今,紙錢灰煙依然飛揚,尤其過年過節更甚! 常聽到那些為維護來自中國的封建民間信仰的人說,汽機車排出的廢氣,比焚燒的紙錢還嚴重,怎麼不去反對汽機車? 汽機車是生活無法避免的(而且我們也在極力改善),但是用真錢換假錢,再把他燒掉,這種蠢事是生活必須的嗎? 明知汽機車已夠污染,卻還要燒紙錢來添增污染,不知反省卻還振振有詞回護! 話說回來,燒紙錢不嚴重嗎...
...日治時代少見的金融人才 陳炘盼提升台灣人地位籌組「大東信託」陳炘在日治時代是相當少見的金融人才。那時的知識份子多是留學日本,而陳炘則在日本留學後,再赴美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經經濟系,1925年取得博士學位。當他學成歸國,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所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正從事多項文化啟蒙運動,他被林獻堂延聘為文化協會夏季學校的講師。陳炘(右起第四)留日時與其他留學生的合照,右三為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陳炘認為,台灣人的地位要提升...
...能入學,而假報出生日期為1900年1月15日才得以入學,1920年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台南市大宮町開業,後曾擔任大阪商船社社醫,又於1923年返鄉於台南市西門町開設大東內科醫院,對於貧苦病患多所照顧,甚得民眾肯定。行醫之餘莊孟侯積極參與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發起的文化協會活動,並任該會執行委員,由於鼓吹抗日思潮,1928年莊孟侯出任大眾時報董事,並因「台南廢南門墓事件」參與抗爭,而被日警逮捕和拘留,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期間,莊孟侯經台南同鄉前輩醫師翁俊明引介,成為國民...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9日電)台中舊市區曾是許多熱血文藝青年活躍的地方,今年是台灣文協成立百週年,國美館特別與中央書局等單位合作推出「美術散策地圖」,帶民眾走讀老街,挖掘舊城市的內涵,重溫老台中的藝文風華。
(中央社台北18日電)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0週年,是代表台灣文化運動的重要紀念,國美館為此舉辦「進步時代」展覽,展出當年仕紳與藝術家互動所留下的藝術品與珍貴稿件,其中包含林獻堂手寫本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