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言論自由 看賴清德怎麼做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言論自由是民主制度所追求的目標,也是實踐民主的必要條件。在殖民統治時期,由林獻堂與蔣渭水所發起的台灣文化協會環台演講,日本警察虎視眈眈,稍有不悅則勒令制止,報紙的新聞檢查更不用說。戰後威權體制先有報禁,後來黨外如雨後春筍,越禁越旺,同樣地,只要《自立晚報》揭露,禁書就會暢銷。

在李登輝時期,先有曇花一現的《首都早報》,後因需要民進黨制衡保守派,才有民視打破老三台。在同一時期,地下電台開始出現,國民黨政府不知是欲擒故縱、還是自顧不暇,禁不勝禁,倒是民進黨內部派系競相操控。第四台開始有叩應節目,儘管藍綠涇渭分明,雖然談不上平衡,至少會有起碼的不同聲音。

陳水扁上台,對於媒體相敬如賓,公家廣告雨露均霑,不過,開始會給特定媒體人獨家新聞,早餐店免費贈閱的報紙水漲船高。謝長廷高雄市長任內,福利國嫡系與第四台出身的電視搭上線,周末南下舉辦戶外開講;他後來北上組閣投桃報李,造就名嘴從政、無可厚非,終究妖魔成仙、呼風喚雨,儼然黨內派系。

蔡英文班師回朝,對於媒體戒慎小心,特別是無法藉助讀稿機的情況下,避免公開場合發言以免凸槌,更不用說記者會,東施效顰的迴廊談話無疾而終。反正,除了網軍側翼當道,各部會挖空心思補助活動,只要能讓今上露臉就好,一切都在安全管控的範圍。令人納悶的是,當道視民為寇讎,卻跟網紅虧來虧去。

小英817萬票連任總統,對於媒體不再局限威脅利誘,而是公然打壓。

NCC本來是獨立機關,自甘墮落、為虎作倀,硬是羅織下架中天,讓長輩收視困難。當年蔡同榮與李鎮源等人籌組電視台,出發點是反對媒體壟斷,至於是否經營媒體,眾人有不同的看法;由阿扁朝小野大到小英全面執政,虎媽城管的氣度立見。

賴清德由社運到從政,大體一帆風順。挑戰小英連任稍挫,入府就地看管,伴君如伴虎,不能功高震主,比李元簇的日立還要靜悄悄,點滴在心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擇善固執的賴神捲土重來,究竟會東施效顰、變本加厲、還是昨是今非?

選前,賴清德號召「民主大聯盟」,民進黨立委席次重挫;新國會龍頭韓國瑜儘管人設丕變,畢竟並非王金平,更何況他的角色是調和鼎鼐,未來施政端賴跟在野黨有效互動,總不能重蹈當年與台南市議會齟齬的覆轍。

俗話說紅花插頭前、先禮後兵,為了履行政見堅持政策是一回事,真正能釋出善意的就是人事安排。一般而言,當朝野之間劍拔弩張之際,就是按照政黨的國會實力分配,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作者為東華大學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