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積極投入支持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競選活動並成功幫助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美國科技實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影響力高漲。馬斯克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在美中關係中可能發揮的作用的討論,有些甚至猜想他可能會成為中國所希望的下一個「基辛格」。馬斯克會像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一樣促進美中關係,特別是美中科技關係的發展嗎?
[Newtalk新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 ( 14 ) 日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 ( 電動車 ) 年產量首次突破了 1,000 萬輛,同時也是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 1,000 萬輛的國家。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汽車在中共補助下全球低價傾銷,打擊到許多國家的電動車市場,歐、美等國已紛紛祭出重稅來制裁。 統計資料顯示,2013 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納入統計體系的第一年,當年的產量僅有 1.8 萬輛。到了 2018 年,年產量達到百萬量級,再到 2022 年,年度達產超過五百萬輛,直到今天,首次...
大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14)日宣布,2024年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已經突破1千萬輛,排名世界第一。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大陸方面是從2013年開始,統計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及銷售量,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周四上午中國新能源車年產量首度突破 1,000 萬輛,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車年產量達到 1,000 萬輛的國家。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4日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天宣布,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今早突破1000萬輛,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度突破1000萬輛,成為全球第1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1000萬輛的國家。中國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為958.7萬輛。
央視引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消息,大陸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在14日上午首次突破1,000萬輛,中國也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
中國官方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政策制定者加大刺激力度以重振經濟增長之際,9月份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再度大幅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持續成長,上月出口年增 21.4% 至 53.9 萬輛,今年前 9 月年增 27.3% 至 431.2 萬輛,上月乘用車出口亦年增 28% 至 363.3 萬輛,商用車年增 23.6% 至 67.9 萬輛。 依類別來看,中國 9 月傳統燃油車出口 42
... ) 、智駕企業 Mobileye 以及圖商四維圖新等公司均發表聲明,澄清與該事件無關。 目前智能汽車已由傳統出行工具轉變成為移動智能終端,搭載大量傳感技術及 5G 通訊技術,智能汽車正成為移動的數據採集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副會長付炳鋒指出,L4 級自動駕駛汽車每日產生的數據是傳統汽車的 5 至 10 倍,預計到 2030 年前,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轎車的市場滲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上午,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同時也是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在數量上實現飛躍,更將在質量上不斷突破。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納入統計體系的第一年,當年產量只1.8萬輛,2018年的年產量達到百萬量級,2022年增至超過500萬輛,直到今天,首次突破1000萬輛,在距離年底還有一個半月時間就比去年全年958.7萬輛的產量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14日公佈,大陸2024年新能源車產量於當日早上突破1,000萬輛,這是大陸新能源車年產量首度突破1,000萬,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1,000萬輛門檻的國家。有專家預計,今年底,大陸新能源車年產量可望超過1,200萬輛。
大陸汽車市場受惠於「金九銀十」旺銷趨勢,以及「以舊換新」政策的催化效應,10月車市熱度持續升溫。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汽車銷售數為305.3萬輛,月增8.7%,年增7%;今年前10月的汽車銷售數為2,462.4萬輛,年增2.7%。分析稱,在穩經濟政策成效顯現,以及購車補貼、促銷活動等措施延續下,第四季汽車消費有望持續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即便頻頻傳出銷量捷報,中國汽車業利潤率已經跌破 5%,整個產業上空正被獲利率不斷下滑的烏雲壟罩。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相較於國外車廠,中國汽車業獲利能力較弱。無論是凈利還是毛利率、凈利率、單車凈利潤,中國車廠都已陷入困境,提高利潤迫在眉睫。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週一公布,10月中國汽車銷量305.3萬輛,年增7%,月增8.7%;今年前10個月,累計汽車銷量2,462.4萬輛,年增2.7%。中汽協在月度發布會上宣布,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43萬輛,年增49.6%,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6.8%;1-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975萬輛,年增33.9%,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9.6%。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上週公布,10月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226.1萬輛,年增11.3%,月增7.2%;1-10月累計零售1,783.5萬輛,年增3.2%。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昨天頒發「汽車隱私保護」標識,特斯拉成為首批通過測評並獲得標識授權的6家車廠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合規的外國車廠。特斯拉今年頻獲中國官方鬆綁與認證,其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系統明年可望在中國落地。
今年以來,外資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集體遇冷。公開數據顯示,1~9 月,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 51.22 萬輛,年降下滑 10%,寶馬的銷量 52.36 萬輛,下滑 13.1%。
在調查認定中國的政府補貼削弱歐洲汽車產業之後,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5.3%的關稅,此舉激怒了北京。中國星期三(10月30日)抨擊歐盟的決定,稱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也不接受”,並已就此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提交申訴。
本文作者認為,肖爾茨總理堅持的,是清醒的自由貿易主義方能真正激勵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以及產品升級。而這一點,也是中方堅決反對歐盟征收中國產電動車關稅的重要理由或借口。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 10 月包含純電動車跟插電式混動汽車的電動車銷量年增 35% 至 172 萬輛,連續兩個月創紀錄,其中中國地區銷量飆升 54% 至 120 萬輛,創歷史新高,帶動所有地區的銷量增長。 市調機構 Rho Motion 周三 (13 日) 發佈最新研究報告指出,
印尼電動車市場目前出現一股“紅潮”,中國品牌市佔率逾八成。然而,觀察家警告,這恐導致電動車產業過度依賴中國,導致印尼新能源經濟遭受地緣政治緊張。此外,中國車商未提出明確的電池回收政策,也使環境污染隱憂浮現。
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中歐貿易戰一觸即發。面對中國的政經攻勢,不同歐洲國家展現出不同立場,其中德國的態度引起外界討論,被指實際行為與其「去風險」的對華戰略並不一致。
路透社週四(10月24日)引述一位了解內情的印度政府高級官員的消息報道,在印度和中國領導人會晤後展示的兩國關係解凍的跡象,不太可能阻止新德里支持對鋼鐵徵收關稅的計劃,因為這些措施不是針對特定國家的措施。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週一(10月21日)在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公司第一家電池回收廠的開幕典禮上,將這項投資描述為德國新產業政策的一部分,並強調德國汽車製造商不應該害怕來自中國的競爭。
針對歐盟成員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反補貼稅的決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當地時間10月4日發表聲明,讚揚德國在當天歐盟的投票中投了反對票,稱「這是聯邦政府為了經濟、繁榮和成長,為了支持歐洲和德國汽車工業及其員工的利益發出的正確信號。」
卷土重來的特朗普再次呼籲加強美國本土的工業生產,這一背景下,德國汽車制造商對他可能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感到深切的不安。在目前汽車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寶馬、奧迪、大眾和梅賽德斯應如何應對?
[周刊王CTWANT] 根據外媒的報導,歐盟委員會的數據指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銷量自2020年佔歐盟市場的3.9%快速增長至2023年9月的25%,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企業壓低了價格,對歐盟產業構成不公平競爭。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宣布,因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友好解決方案,歐盟將自31日起...
在歐盟與中國貿易關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意大利著名番茄醬生產商穆蒂(Mutti)行政總裁弗朗西斯科·穆蒂近日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的言論引發了廣泛關注。
歐盟10月初投票通過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高額關稅,引發北京強烈反彈。雙邊長達數個月的貿易談判未果,歐盟委員會週二宣布該項為期5年的額外關稅措施於已獲得批准,並發布於歐盟官方公報,將自30日啟動。
[Newtalk新聞] 「中國市場」沒有吸引力 豐田、本田、日產等主要的汽車製造商顯然在中國市場遇到了苦戰。對於擅長於混合動力車的日本製造商來說,《政府以補貼方式所支持的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是可認為是使他們陷入困境的原因,但問題仍然是:日本製造商在中國...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所指出一般,金融機構因寬鬆政策而變得充裕的資金,只不過是流入了股市而已。令人擔憂的是,國家經濟所最依賴的製造業開始陷入停滯。 中國政府公佈的8月工業部門企業的獲利比前年減少17.8%,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週六公布最新數據顯示,9月汽車銷量年比微降,月比增長超過一成,拉動汽車消費的政策加碼,明顯提振車市銷量;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增逾四成,中汽協專家預計全年有望到1,200萬輛,比年初預期得「高一些」。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月度發布會上表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實施以來,提振效果明顯,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量加快增長,有效帶動汽車銷量提升。考慮到以舊換新政策對拉動汽車消費已起到的積極作用,為保障政策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