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政策備受各界討論,歐洲商會(ECCT)20日發表2025年建議書「建構 2050新台灣:共創願景」,直言台灣面臨再生能源開發緩慢、天然氣發電廠延宕、核能政策不確定性等能源政策挑戰,但朝野未解決爭議,已威脅經濟發展,建議台灣應訂明確淘汰核電路徑或核能延役計畫。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表示,台灣核能發展遵循三大原則,分別是核安全、核廢料處理及社會共識。郭智輝強調,台灣核能發展的最大挑戰,現在只剩下「核廢料處理」這個問題,解決核廢問題後,核能議題將可順利推進。他指出,政府將參考國際先進經驗,並持續關注新核能技術發展。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赴立院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不論新舊核能,都應符合安全無虞、核廢料可處理、大家有共識等三原則,他也認為核安在台灣不是問題,且相關核能民調的支持度已有6、7成,目前只剩下核廢料處理這個命題,所以大家一起努力。
台灣能源政策過去備受在野批評,歐洲商會(ECCT)20日發布「建構 2050 新台灣:共創願景」建議書,其中在能源議題上,ECCT點出台灣再生能源開發進展緩慢、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延宕,以及核能政策的不確定性等缺失,政府和立法院未能解決台灣能源政策問題,已經開始威脅到台灣的經濟發展。ECCT強調,台灣是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產業的發展重鎮,地位格外重要。
經濟部長郭智輝(圖)20日在立法院表示,新核能和傳統核能發展皆是秉持核安、核廢料處理和社會共識等3大原則,現在只剩下核廢料處理議題,「只要核廢料可以處理,(核能議題)馬上可以撥雲見日」。
核安會上午到立法院教文委員會進行業務與預算報告,幾位立委關心前主委陳東陽閃辭後超過過3個月,主委職務還懸缺當中,代理主委張欣表示自己還未接到任何徵詢或通知。被問到是否支持新核能?代理主委重申,核安會負責安全管制,非制定能源政策的權責機關。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外媒專訪,在談及新核能技術時,持開放立場,引發關注。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經濟部針對核能議題,有3項基本原則,包括安全無虞、核廢料可處理以及大家有共識,目前就只剩核廢料處理這個議題,大家可以一起努力。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0日處理台電以及台水營業預算,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並備詢。 國民黨立委謝衣鳳質詢時指出,美國已經公開表示,核電未來要增加2倍,預計2050年前要增加200GW,她詢問郭智輝,台灣的核能政策...
MoneyDJ新聞 2024-11-18 11:48:35 記者 黃智勤 報導川普提名石油業高層萊特(Chris Wright)出任能源部長,他堅定擁護化石燃料、看好核能的潛力;專家分析,美國未來的能源政策和相關預算配置可能因此出現大幅改變。 Axios、CNN等外媒報導,川普於16日欽點萊特出任能源部長,並於聲明中指出,萊特曾於核能、太陽能、地熱、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任職,為促進美國「頁岩油革命」的先驅之一,讓美國步向能源獨立、改變了全球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 萊特...
在全球尋找無排碳能源的浪潮之下,核能正出現一波復興。除了像是Google等科技公司準備採用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之外,還有更小的微型反應爐(micro nuclear reactor)。《金融時報》報導,勞斯萊斯公司正打算進攻微型反應爐商業化市場,並推銷這種極小型的反應爐上太空提供能源。
...低排放技術的發展、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率、減少建材蘊含碳排放、廢除化石燃料補貼等。 環境部今日表示,在最新的會議內容中,提及全球儲能與電網承諾,並聚焦在如何落實2030再生能源容量3倍化、儲能與韌性電網、氫能等三大倡議,但對於使用核能「並未提及」。 環境部指出 ,在最新的討論議題中,在綠色能源承諾上,全球將推動綠色能源區域與廊道,將綠色能源產生地域與需求區域相連接,透過發展更大尺度區域和跨區域互聯網,以實現成本效益和安全長距離電力傳輸。 在新能源上...
COP 29會議昨(11/15)進入第5日,主題討論「能源與和平」,環境部表示,能源議題討論聚焦於綠色能源、氫能與儲能,今年主要延續COP 28全球盤點決議,重申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至三倍與全球平均年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加速零排放和低排放技術的發展、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率、減少建材蘊含碳排放、廢除化石燃料補貼等,並沒有提到核能。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左2)15日提到,綠能發展進步的時候,目標是要減碳、對付暖化,核能不是要對付的目標;而台灣把到期的核能機組關掉,卻把到期的燃煤機組重啟,這跟英國全零煤炭背道而馳。右3為環境部長彭啓明。
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9)正於亞塞拜然舉行,和碩董事長、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今日(11/15)下午赴環境部COP29戰情中心交流,他重申,同意綠能是主流,用來對付地球暖化,核能非萬能,但沒有核能萬萬不能,核能不是綠能要對付的目標,而COP大會的目的為防治地球暖化,他認為台灣續用燃煤機組是與能源政策背道而馳。
國發會日前提2050淨零路徑中,2030年減碳目標為23%至25%遭外界質疑。環境部長彭啟明15日打包票一定會突破23%至25%,「目前往30%接近中」。不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強調,綠能目標為對付地球暖化,綠能並非要對抗核能,積極發展綠能外也保留核能。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提到,政府應該重視核能發電為減碳帶來的幫助,若不要放棄運作成熟的核二、核三廠的話,可以相對壓低通膨,傳出此言論遭賴清德總統反對;對此,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今表示,台灣多元能源開發,政策永遠開放討論,目前沒有缺電隱憂,政府也會做好規劃。
為求供電穩定,產業界多次喊話恢復核能,專家評估只要2年,核電機組即可延役,但據悉,副閣揆鄭麗君堅持起碼要花3.5至5年,知情人士質疑「就是要避開選舉」,藍白委痛批綠營「選票凌駕專業」,無視產業需求;鄭麗君辦公室則強調絕無此事。
總統賴清德13日下午接見工總,賴清德允諾政府一定會穩定供電,持續推動綠能發展,尤其先進的核能沒有安全疑慮,能夠處理核廢料時,會啟動社會溝通,將核能列為能源選項之一。
即時中心/陳思妤、葉孟秋報導 川普當選美國新任總統,將重返白宮,他對於核能的態度也引起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4)日表示,過去共和黨確實比較鼓勵核能,但是綠能還是全球主流,核能只是一部分而已,不是最大量,並不是靠核能就可以解決所有能源問題。 彭啓明今天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被媒體問到,川普上任後會支持核能?彭啓明表示,川普在這次選舉並沒有特別說鼓勵核能,只有提到希望多開採化石燃料, 讓能源價格降低,並沒有對核能表態,但是,過去共和黨確實比較...
即時中心/陳思妤、葉孟秋報導川普當選美國新任總統,將重返白宮,他對於核能的態度也引起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4)日表示,過去共和黨確實比較鼓勵核能,但是綠能還是全球主流,核能只是一部分而已,不是最大量,並不是靠核能就可以解決所有能源問題。
今年的聯合國COP29(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在中亞的亞塞拜然舉行,為掌握最新動態,環境部長彭啓明特別在部本部成立了戰情中心,前(15日)也邀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與及台灣氣候聯盟理事長、友達光電董事長彭雙浪齊赴戰情中心交流,並與亞塞拜然會場連線。對於今年COP29,童子賢也在會後接受本刊訪問,並提出他觀察到的三大變化。
台灣供電問題浮上檯面、產學均喊話恢復核能供電,專家評估,完成核電機組延役大約需要2年。據了解,「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堅持核電機組延役至少要3年半至5年,遭質疑是爲了避開2028年大選。在野立委批評,民進黨為選票凌駕專業、漠視產業需求。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12日出席綠色科技新創競賽頒獎典禮受訪說,核能是不排碳的電力,可以打擊通貨膨脹、壓低電價。
繼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接受外沒專訪首度表態,對使用新的核能技術抱持「非常開放」的態度後,中研院長廖俊智也在11日於立法院表示我們沒有放棄任何乾淨能源的本錢,包括核電在內。對此同樣身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2日出席公開活動也挺廖俊智的說法,「每一度電只要是來自不排碳的能源所發的電,都很重要、不要放棄。」他再次呼籲政府重視核能發電為減碳帶來的幫助。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台北富邦銀行發布的分析報告中表示: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核准採用最新世代技術的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的建造,開啟大型雲端服務業者同時滿足淨零碳排以及滿足 AI 資料中心龐大電力需求的雙重目標,為核燃料以及公用事業類股開啟更大想像空間。
美國白宮氣候顧問柴迪預告核能將捲土重來,即將成為川普閣員的馬斯克也說「關閉核電廠根本是瘋了」,連日韓都想重啟核電;執政黨一向自詡與國際民主盟友的「進步價值」同行,卻仍繼續緊抱反核神主牌,實在是太退步了。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2日出席公開活動,針對台灣的電價,表示跟東南亞、大陸相比偏高,若再調整恐讓通膨更嚴重,至於台積電被要求停供大陸7奈米含以下先進製程晶片,大陸也已停止出口無人機關鍵零件反制,認為台灣只能靜觀其變。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召開之際,總統府也在10月底召開第2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賴清德總統表示台灣要加速接軌全球減碳進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包括川普都肯定核能,賴政府受制於民進黨黨綱,堅定落實反核政策,然而不忘矯情洗腦社會,口頭上不排除先進核能,實質上廢核,在民進黨未修改黨綱之前談支持核能,都是假話。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十一日表示,電力乾淨、成本低是產業競爭最基本的要求,希望電價不要再漲,他 ... Read more
中研院長也是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廖俊智,今(11)日上午在立法院備詢時被立委問及,他曾在會議中提出以新科技補強核電廠安全,是否表示國家能源不排除核電。廖俊智回應表示,台灣不能放棄任何減碳的機會,核電也不能排除,而地熱、去碳燃氫技術也都該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