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志氣高 兒少聲音大

人小志氣高 兒少聲音大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我們是兒少代表,請大人正視我們聲音。」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及彰化縣的兒少諮詢代表,19日參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舉辦的「少年代表了沒?」實務教戰論壇,對過去一年各縣市兒童及少年福利促進會上提出的意見、觀察、憂慮及政策建議,互相交流,讓以往一貫只是成人討論的會議上,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前年通過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有鑑於過去官方或民間的調查報告,皆指出台灣青少年或兒少社會參與程度低,且相關兒少政策制定過程中,往往排除青少年的參與,導致政策規劃與落實產生落差。 社會參與 受限教育場域 根據台北市2009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10歲到18歲的兒童及少年,有接近35%在最近一年內從未參與過社會活動,曾參與過的一年平均僅1.36次;行政院主計處的「98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顯示,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曾參加公共事務活動約有37萬5千人,占該年齡人口的12.34%;青少年沒有參與志願服務的原因中,沒有時間首居,其次是沒有資訊、時間無法配合、課業壓力大等。 葉大華說,在傳統道德及家庭觀念的框架下,未成年人的發展往往限縮於教育場域,不僅缺乏發聲管道,甚至會受到成年人透過教育、社會或法令,剝奪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對於部分立委對青少年的集會結社恐形成幫派效應,她認為擔心過多,知名的加拿大「解放兒童組織」創辦人當年才10歲,如今董事會成員多半未成年,顯然台灣兒少公共參與的路仍有待努力。 獨立思考 不被媒體牽著走 台北市兒少代表、大直高中一年級陳德叡說,北市兒少代表分成媒體、文化休閒及弱勢團體3大組別,以媒體組為例,目前朝向推動「媒體識讀」為主軸,盼能落實在國中小課程。他認為,台灣在限制級的商品中,確實都有標記「未滿18歲禁止購買」,販賣商家也會要求出示文件,可惜無法全面管控,仍有商家會販賣限制級商品給未成年人。 「思考是年輕人必備的條件。」台中市兒少代表、台灣基地協會活動關懷員范永樂認為,主流媒體的報導過於腥羶色,很多人常被電視新聞牽著走,人云亦云,除了具備思考能力外,也要學會判斷訊息真偽與否。對於身為兒少代表,他希望將多元性別教育納入課綱,增加社工及輔導人員。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兒童及少年福利科科長黃麗絹說,彰化縣去年年底才招募兒少代表,今年2月進行第一次培訓,很多細節仍需溝通,如角色定位、諮詢代表、權益等,並參考現已執行的縣市。彰化縣兒少代表、秀水高工三年級洪鈞平說,希望政府單位能重視兒少代表,而不是敷衍,「兒少意見不一定很完善,但那是一種聲音、一個意見。」 特別搭飛機前來取經,金門縣政府社會處社會福利科辦事員呂采徽說,外島無法與本島走相同模式,因社福團體及資源不足,經費不成問題,但「心有餘而力不足」。依照目前金門縣常駐人口比例,青少年及兒童的比例與老年人口比例一樣多,迫切需推動,規劃由學校或機構推薦10位代表,培育後協助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