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訓計畫 客主廚登世界烹飪殿堂

【吳詩禹 徐志維 台北】 客委會在今年1月底,推動「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計畫」,吸引60間客家餐廳的廚師與經營者參與課程,經過重重考驗,挑選2位是客家餐廳主廚,即將前往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院學習,這也是首度有客家主廚,登上世界級的烹飪殿堂。 新竹內灣的,客家餐廳主廚蘇琩絟,拿出自己製作的創意小點心,野薑花糖葫蘆,以及野薑花粢粑,一旁來自高雄的客家餐廳廚藝總監邱聿涵,也拿出應景的端午節粽子,精緻的外表打破大家,對客家美食的印象,他們2位即將在6月13日,一起到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院學習3個月,希望激發客家料理的無限可能。 內灣客家餐廳主廚 蘇琩絟:「想要學習法國料理,他的一個程序,他的料理過程,他對食材的尊重方面,回來這邊我是希望能夠利用客家農產品,還有客家菜這邊做一個結合。」 高雄客家餐廳廚藝總監 邱聿涵:「希望在這個學習階段,回到台灣我的客家菜,會做得更好,希望有機會,把客家菜更是推廣給各個餐廳,有機會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互相交流。」 為了推廣客家美食,客委會今年舉辦「客家特色餐廳認證輔導暨人才培訓計畫」,不僅受訓的40多位客家主廚中,挑選出2位遠赴法國學習料理,另外也選出20間客家餐廳加以輔導,未來還會掛上「HAKKA FOOD」標章,將客家美食品牌化。 客委會主委 黃玉振:「未來他掛著這樣,我們客家美食的招牌,這樣的餐廳大家去吃絕對不會錯,絕對有客家味,就希望有這20家來帶動,未來我們的客家美食,全部都會有這樣的水準。」 客家主廚首次登上世界級的烹飪殿堂,不僅要學習藍帶學院的料理技巧,更要在國際間推廣客家美食,讓客家料理也能媲美法國米其林餐廳等級的服務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