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智慧手機竄起 概念股靚

工商時報【記者潘臆涵╱台北報導】 小米科技與中聯通推合約機,再創熱銷奇蹟,營運模式成功改變現階段手機生態,龐大商機浮現。大陸中低價智慧型手機需求崛起,法人皆看好明年低價智慧型手機成為主流的發展,將挹注台股相關供應鏈及零組件廠商營收。 法人指出,明年小米機的代工訂單將從英業達轉由富士康接手,因此鴻海集團旗下印刷電路板廠臻鼎科技、機殼的鴻準等都可能受惠。在手機驅動IC方面,中國白牌手機和OEM手機廠商的第一大driver IC供應商奕力,其螢幕解析度將從QVGA提升到HVGA,ASP將從0.4美元升到0.8美元。奕力自估HVGA驅動IC會佔其11 4Q年出貨量的10%,明年會超越2成。 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表示,目前高階智慧型手機是帶動已開發國家智慧型手機銷量的主力,且仍佔全球智慧型手機8成的市場,但明年價格在150美元以下的低價智慧型手機會成為新的成長主動能。受惠於電信業者的補貼與價格快速下跌,低價智慧型手機在中國蔚為風潮。由於低價智慧型手機銷售將是以量取勝,主要受惠者會是中國具備規模經濟和有競爭力成本結構的手機製造商,及具有價格競爭產品解決方案的上游零件供應商。 大眾證券投資長張智超指出,由於小米機的晶片供應廠商為美商高通(Qualcomm),台灣目前受惠廠商僅有製造代工業者,但基於產業高度資本支出的特性,毛利率並不高。低價智慧手機風潮對台灣自有品牌業者將造成衝擊,然低價晶片及零組件廠商若能接獲訂單,則相對有利。 富林明JF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表示,由於新興市場智慧型手機滲透率仍低,發展模式可望依循過去2G產品的經驗,以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未來成長空間大,尤其中國市場成長潛力最強勁。 根據統計,中國手機市場是印度的兩倍,預估2011-2014年複合成長率將達64%,而低價智慧型手機正是中國市場的主流。 通常景氣放緩期間,低價、具多重功能的替代性產品需求往往相當強勁。由於歐美景氣下滑,今年來包括亞馬遜、蘋果都主動降低產品售價,在諸多電子產品陸續打出「低價、高規格」,相關低價位市場成長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