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專家:體制須重建

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專家:體制須重建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針對健保局近日增加6.7億元補助偏鄉醫療院所一事,杏和醫院院長胡茂華、北醫醫師林神佑和中華家庭社區展望協會理事長成亮受訪時都認為,增加補助金無益於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除非重建整體醫療體制,處理健保給付低、工時長等面向,才能留住醫療人才。衛生署則回應說,已開始進行鼓勵醫學中心支援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醫院計畫。 健保局近日提出「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醫療服務提昇計畫」,預算高達6億7千萬元,鼓勵國內偏鄉地區的醫療院所能提供「24小時急診、每週至少3次內科、外科、婦產科及小兒科門診與住院醫療服務、主動將檢驗檢查報告通知民眾、深入社區加強預防保健」等服務。 「只是增加補助金,恐無益改變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曾在花蓮門諾醫院服務的北醫家醫科主治醫師林神佑表示,由於健保給付低、工時長等原因,現在內科、外科等4大科醫師普遍不足,即使政府增加補助,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應從整體醫療體制開始改革,包括醫療教育、資源、技術和後送系統等部分。 針對醫療人力缺乏,林神佑提出「醫療教育後送系統」概念。他解釋說,政府可在台灣北中南東4區分別設置不同級數的醫院,每個醫師可在各級醫院循環工作,從地方性的診所到大型醫院,諸如台大醫院等,如此可兼顧醫師技術的提升,以及供應偏鄉醫療人力資源。他也強調,工時和健保給付須合理,才能吸引醫師回流。 成亮贊成林神佑的觀點,他以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台大外科總醫師棄外科走醫美一事為例指出,醫療整體環境問題太多,包括醫師生活和工作品質、健保給付過低,甚至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這些因素都使醫師望而生畏,萌生離開念頭,進而造成惡性循環,「只是給錢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如何拉近城鄉醫療?成亮表示,首先得處理人力問題,他提出建議,包括醫學中心、區域級醫院可建立「醫學教育鏈」,只要偏鄉醫院提出要求,就派遣醫師過去服務,一段時間後再轉調回來,換句話說,每個醫師都要有偏鄉醫療的經驗。不過,成亮也強調,此法必須和薪資和福利的配套措施併行才有實行機會。 談到健保局所提供的補助,宜蘭杏和醫院院長胡茂華表示,此次計畫是針對醫事人員的看診費,但因為偏鄉就醫的人數少,即使獲得補助,醫事人員的收入仍不如都會區醫院,還是沒有解決人員短缺的問題。 「我們連超音波設施都是向別的醫院借來的!」胡茂華說,政府如想解決城鄉醫療的差距,必須從軟硬體方面著手,否則無法吸引醫師到偏鄉服務。 對此,衛生署表示,醫策會去年12月開會通過,自101年起,在醫學中心5大任務指標中加入「鼓勵」醫學中心支援偏鄉、離島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醫院,協助其提升醫療水準及品質。104年起,該項指標將成為通過醫學中心必要的條件之一,以此鼓勵各家醫院加入協助偏鄉的行列,彌補其資源不足的窘境。 「目前已擬定20家全國偏遠離島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醫院,由各醫學中心選定支援。」衛生署進一步說明,3處最大離島地區醫院,則可由2到3家醫學中心共同負責,以減輕負擔。此外,衛生署也會啟動醫療發展基金支援各家醫院,預計103年完成整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