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爭力 台灣排第12名亞洲居第4

全球競爭力 台灣排第12名亞洲居第4

新頭殼newtalk2013.09.04 鄭凱榕/編譯報導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13~2014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第12,較去年進步1名。若以亞洲地區來看,台灣排名第4,位居新加坡、香港、日本之後。此外,韓國排名第24,中國第29。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調查全球148個經濟體,計算世界99%的GDP,全球前10名依序是:瑞士(1)、新加坡(2)、芬蘭(3)、德國(4)、美國(5)、瑞典(6)、香港 (7)、荷蘭(8)、日本(9)、英國(10)。

台灣排名第12,排名位於挪威之後、卡達之前。在發展程度上,WEF將台灣列為先進的「創新驅動」階段。日本則是排名攀升,首度進前10名。

WEF從1979年起開始進行「全球競爭力報告」,擁有160個以上的合作機構,向15,000名企業經理人提問調查,綜合了超過5,600個以上的國際組織基礎數據資料,統計大分為12項指標、共114個分析細目。

12大項分別為:政府機構、基礎建設、總體經濟環境、健康與基本教育、高等教育及訓練、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力市場效率、財務金融市場發展、科技完備成熟度、市場規模、企業成熟度、創新能力等。

其中「南亞及東南亞」地區佔全球GDP11%,人口數佔全球32%,前5名分別是:新加坡(2)、馬來西亞(24)、汶萊(26)、泰國(37)、印尼(38)。東南亞在競爭力的程度與趨勢遠優於南亞。以新加坡為首,前5大表現良好的國家全部是東協(ASEAN)的會員國,排名大幅領先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SAARC)。

整體而言,南亞及東南亞除了印度(60)、巴基斯坦(133)呈現滑落的走勢外,大體上排名都向上攀升:菲律賓(59)、斯里蘭卡(65)、越南(70)、寮國(81)、柬埔寨(88)、不丹(109)、孟加拉(110)、尼泊爾(117)、東帝汶(138)、緬甸(139)。

「歐洲聯盟」地區佔全球GDP19%,人口數佔全球7%,在政府機構、高等教育及訓練,以及創新能力3項指標呈現優勢。前5名的芬蘭、德國、瑞典、荷蘭、英國同時也位列全球前10名。歐盟的倒數5名分別是:匈牙利(63)、克羅埃西亞(75)、羅馬尼亞(76)、斯洛伐克(78)、希臘(91)。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佔全球GDP9%、世界人口9%。技術與創新的差距使得拉丁美洲的生產力潛能受限。前10名分別是:智利(34)、巴拿馬(40)、巴貝多(47)、哥斯大黎加(54)、墨西哥(55)、巴西(56)、祕魯(61)、哥倫比亞(69)、厄瓜多(71)、烏拉圭(85)。

「阿拉伯世界」佔全球GDP4%、世界人口總數4%。其全球競爭力發展兩極,政治動亂影響此地區國家排名甚鉅;但另一方面,能源富足的經濟體在各項指標的基礎建設和投資上均表現良好。前10名分別是:卡達(1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沙烏地阿拉伯(20)、阿曼(33)、科威特(36)、巴林(43)、約旦(68)、摩洛哥(77)、突尼西亞(83)、阿爾及利亞(100)。

「撒哈拉以南非洲」佔全球GDP的3%,世界人口總數的13%。這個地區的國家在競爭力的區域變動相當劇烈,排名自45名到148名。整體而言,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後於世界水準,特別在基礎指標上,也就是在政府機構、基礎建設和高等教育這3項指標落後。商品、勞動力和財務金融的財務金融指標相較優勢。前10名依序是:模里西斯(45)、南非(53)、盧安達(66)、波札那(74)、塞席爾(80)、納米比亞(90)、尚比亞(93)、肯亞(96)、加彭(112)、塞內加爾(113)。

「金磚五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佔全球GDP的27%,世界人口總數的43%,排名依序是:中國(29)、南非(53)、巴西(56)、印度(60)、俄羅斯(64)。

雖然在過去10年間,「金磚五國」有著驚人的成長,但全球競爭力指標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起這5個國家的競爭力即開始停滯不前。指標數據的結果強烈懷疑這5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持久性。再者,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2012年的成長率約只有2007年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