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台灣成全球產業創新中心

旺報【尹啟銘】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將台灣歸類為以創新作為競爭力來源的經濟體。對台灣而言,以往創新扮演了3種重要的角色,其一是在國際經貿體系中台灣創造經濟價值的來源。2005年5月16日美國《商業周刊》以「台灣為何重要?」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山高速道路是一條全球化道路,通往的公司將美國廣大市場、數位科技公司和許多中國大陸製造中心連接,靠著台灣高科技產品創新能力結合高效率供應鏈管理能力,全球經濟才得以運行,這就是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所創造的價值。未來,台灣還須進一步強化在全球產業價值網絡中以創新所扮演的角色。 鼓勵產業研發創新 其次,創新是創造新產業、新工作機會的源頭。產業一旦在其生命週期中邁入成熟期、老化期就會開始外移,此時需要新的產業接棒來維持經濟成長,創新就是創造新產業的主要來源,此在以往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外移,資訊和半導體產業相繼成長,持續了我國產業和經濟成長得到驗證。2000-2007年間我國產業又快速外移了1/3產能,造成今日產業能量不足,更需新興產業的挹注。 第三,創新亦是企業競爭力的來源,運用創新可以改變企業的營運模式,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品質,並可協助企業走向國際化,因此應加強創新在傳產維新中發揮功能。 但是從近10年來的發展,台灣在創新方面的表現卻和前述3大方向大相逕庭。從研發經費的投入來看,2002-2011年全國研發經費年平均成長率7.3%,遠高過經濟成長率,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由2.16%升至3.02%,這本是可喜的現象。 可是從代表技術進步的指標總要素生產力(TFP)年平均成長率分析,於1991-2000年台灣達1.35%,居東亞8經濟體第2位,僅次於新加坡;到了2001-2007年平均成長率降至0.41%,落至8經濟體之末。另以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來看,2002年達最高27.5%,2010年則已下挫至21.3%,下降幅度超過美、日、韓。 投入與產出之間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原因之一是產業外移,在台研發之成果未能在台生產落實。其次是新興產業和企業成長緩慢。第三則是研發創新在各產業間嚴重失衡,企業部門研發支出之93%集中在製造業,電腦電子及光學產業又占製造業研發支出的78%。由上觀之,政府產業政策應該聚焦於鼓勵各產業普遍從事研發創新活動、促進台商回台投資及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最具體的行動則是應全面翻修《產業創新條例》、《中小企業發展條例》。 新興科技帶動發展 政府政策方面還有一項要努力的是:時時檢討,政策是否妨礙產業發展。2006年日本總務省大臣竹中平藏指出,領先開發隨身聽的Sony在蘋果電腦開發出iPod之前就已推出數位播放機,此項新產品卻敗在蘋果手下,主要原因是經由網路下載音樂的概念未能在日本普及應用。同樣的,今日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問題顯示主管機關的政策措施跟不上產業發展的腳步,甚至成為絆腳石,遲至今日仍未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最後,要談的是政府的科技預算。在全國科技研發經費中,政府部門占了35%,不可謂不高。早期,經濟部IC示範工場計畫、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次微米計畫等一系列任務導向型研發計畫帶動國內先進技術發展、產業界先進製程技術投資、產業技術人才培育,孕育及維繫了半導體產業、周邊支援產業整體發展,促使台灣產業脫胎換骨。當前,台灣正需另一波以新興科技來驅動新興產業發展,科技預算應選定項目積極啟動此方向的產業科技研發專案。 (作者為前行政院經建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