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毒校餐 罵聲掩蓋政策優點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印度接連發生學校營養午餐中毒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各界紛紛開始檢討這項制度的缺失。然而,一名專家指出,這項免費午餐制度確實改善了許多學童的生活,增進了學校出席率及學生所攝取的營養。 日前,印度比哈省有22名學童因營養午餐而中毒死亡。驗屍結果顯示,死因可能是食用油遭毒物污染。 牛津大學國際發展系的研究員辛赫(Abhijeet Singh)在《衛報》上撰文評論,這無疑是一場可怕的悲劇,也是一場糟糕且荒謬、甚至可以避免的悲劇。這場悲劇引起了印度社會的憤怒之聲,也引發不少反省,檢討印度忽視基礎服務的現象。這次,印度政府似乎開始正視它們的缺失。 然而,這些檢討對印度學校營養午餐計畫有何影響呢?事件發生後,印度女作家德賽(Kishwar Desai)在《衛報》上撰文批評,這個本來打算改善學童營養和學校出席率的營養午餐政策大大失敗;德賽更寫道:「少有證據顯示,這些午餐真的能提供學童營養價值」。辛赫指出,如果讀者對印度營養午餐計畫的印象是從這篇文章得來的,可能會認為這個計畫只是一場自私的無用鬧劇。而各媒體報導也紛紛簡化議題,以「免費營養午餐造成印度兒童死亡」為題,暗示營養午餐計畫毫無所成。 改善營養素攝取 提升註冊率 辛赫表示,這些印象是錯誤的。事實上,有許多證據證明印度學校營養午餐政策確有所成。印度統計局的艾法帝(Farzana Afridi)發現該計畫的種種優點。在一份發表於《發展經濟期刊》上的論文中,艾法帝指出:「學校營養午餐計畫以每名學童每天1.44美分到3.04美分(不到新台幣1元)的價格,改善了學童攝取的營養,全面根除學童每日蛋白質攝取不足的現象,同時也減少了3成學童每日卡路里攝取不足、以及1成學童每日鐵質攝取不足的現象。」 而她在另一份刊登於《發展研究期刊》的論文中指出,因為免費營養午餐的緣故,小學1年級的女童註冊率提升了12%。德國柏林歐洲管理暨科技學校(ESMT)的賈雅拉曼(Rajshri Jayaraman)和錫姆羅斯(Dora Simroth)表示,實施學校午餐計畫讓印度學童的註冊率大幅度提升,許多研究都提出類似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解救營養不良的孩子 最近一份由辛赫與德康(Stefan Dercon)和帕克(Albert Park)共同撰寫並刊登於《經濟發展與文化變革期刊》的論文中,他們利用牛津大學「年輕生命計畫」(Young Lives)所收集的的研究數據,透過2千名兒童的相關數據調查營養午餐計畫的實施結果,試著探討營養午餐計畫是否能成為一套安全網,保護那些童年早期經歷旱災而產生營養不良狀況的學童。 辛赫等人發現,那些在2歲以前曾經歷過旱災的兒童,營養不良的情況較嚴重,但是如果他們進入公立學校就讀,學校提供的餐食能補充那些早期缺乏的營養。簡言之,這些學童到了5、6歲時,營養狀況將相當於那些年幼時沒有經過旱災情況的兒童;而在一個兒童營養不良情況非常普遍、農業又常受到季風雨所影響的國家,這其實是相當振奮人心的結果。 階級不同也能共吃一鍋飯 除此之外,營養午餐計畫更有一些難以量化的成效:每個上學日,都會有數百萬名來自不同種姓和宗教的學童共同食用同一鍋飯;這對一個階級分明的社會來說,沒有任何措施會比這更能實現社會平等了。 這個成果十分不簡單,因為這表示每天有1億2千萬名兒童受惠於營養午餐政策,而這可能是過去10年來,印度政府所推行的各種教育政策中,最成功的一項。舉例來說,每個上學日,都會有1/4的公立學校教師缺席,在校的教師中也只有45%真的在教學,但在87%的公立學校,每個學生都能吃到熱騰騰的午餐。 22名學童因營養午餐而死不是小事,而且目前也沒有足夠證據支持,這1億2千萬名參加營養午餐計畫的兒童中,大多數學童都能因此受益,但仍有數據支持,部分兒童確實因此得到益處。 辛赫指出,印度需要的是更良好的食物儲存制度,確保食物不受殺蟲劑污染,而除了營養午餐之外,印度也需改善食品中濫參劣質成份或造假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了會造成水腫和死亡的假食用油。 辛赫呼籲,希望各界不要以這些孩子的死做為藉口,中止印度公立學校提供給兒童免費營養午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