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攤商剩22戶 僅3人4鋪營業

記者吳孟珉/南市報導
二十年前為安置海安路攤商成立的新沙卡里巴臨時商場,市府八月中最新統計,現有五百五十七戶中,只有二十二戶為原始攤商,其他均已轉手,最高讓渡三次。另已有一百五十三戶退租,仍營業的原始承租人只剩三人四鋪。
民國八十二年市長施治明時代,為拓寬並開闢海安路地下街,以權宜措施提供海安路攤商至教育部學產地營業。當時官、民均以為幾年後就能回海安路東山再起,豈料臨時商場的「臨時期」竟已邁入第二十年。
新沙卡里巴商場安置五百五十七戶,但近年來實際營業者減少,尤其商場前方在興建新南國小,導致出入受阻後,更造成商場的生意江河日下。
工務局八月中現勘,採「只要有人就算營業」的從寬認定標準,統計尚未退租的四百零四戶中,只有七十八戶依規定繳交半年一期、三千六百三時五元的使用補償金;其中,並有擁有十多戶的「大戶」二十年來分文未繳。
市府表示,新沙卡里巴商場原始攤商只剩二十二人,且其中只有三人四戶持續營業中。其餘攤位持有人均非原始攤商,最高紀錄是轉讓三次,直至民國九十三年國有財產局發文禁止轉讓後,攤鋪所有權才未再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