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破解罹癌基因之謎 研究刊登自然期刊

台大破解罹癌基因之謎 研究刊登自然期刊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篩檢發現,基因缺損,乳癌風險極高,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Jolie)進行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引起全球矚目。臺大生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冀宏源帶領研究團隊,從生化學角度切入研究,發現遺傳學無法解釋的基因修復機制,讓遺傳有機會不再是原罪,即使有罹癌基因,也有機會預防及治療。

臺灣大學發表這項研究成果,校長楊泮池表示,這是一項國際研究合作的成果,除了台大醫院,還包括美國貝勒醫學院、愛荷華大學、耶魯大學。

該項研究的源由為美國貝勒醫學院教授GrzegorzIra、愛荷華大學教授AnnaMalkova,首先利用酵母菌為遺傳研究的材料,發現Pif1解旋酶能促使同源重組,扮演基因修復的關鍵角色。

參與這項國際學術合作的冀宏源解釋,Pif1解旋酶為一種蛋白質,具有解開雙股螺旋DNA的能力。由於細胞的基因體飽受自由基極高能量紫外線攻擊,一旦損害,雙股DNA的斷裂,就增加了罹癌風險。

冀宏源進一步指出,同源重組反應(HomologousRecombination)是修復細胞基因的重要機制。透過這個機制,細胞可以修復受損的基因體,以維持基因組的完整性。

冀宏源強調,基因體如果能維持穩定,就能避免例如細胞癌化等疾病產生。如果突變,就會增加罹癌風險。以安潔莉娜裘莉為例,她的基因體帶有家族遺傳性BRCA基因的突變,而這個基因正是參與同源重組反應,以及修復受損DNA的重要蛋白質。

冀宏源說,這是學界第一次利用結合遺傳學和生化學的方式,來証明及闡釋Pif1解旋酶在同源重組中,修復損傷DNA的作用機制。只要瞭解Pif1解旋酶在同源重組的過程,即可有助於抗癌藥物的研發。

這項研究已証明Pif1解旋酶在基因修復所扮演的角色,也進一步提供未來探索Pif1解旋酶在癌症預防及治療的可行性,獲得學界極大肯定。完整內容將於近期刊登於《自然》(Nature)學術期刊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