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陽能股 全球獨強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太陽能產業的基本面利空持續籠罩,全球主要太陽能股甫創近年來新低,不過台灣的太陽能族群完全沒在怕,硬是走自己的路。從11月24日起漲至今剛一個月,就有綠能、達能和昇陽科3檔個股漲幅逾5成,其餘也超過3成水準,不僅在全球太陽能股中獨強,也是台股此波漲幅之冠。 就台灣太陽能股近期的強勢表現來看,主要是技術面和籌碼面的因素,基本面仍無明顯轉佳。不過,大多數股票在重挫後的反彈初期,也都是如此,先是上演「無基之彈」,在技術線突破後開始吸引搶短資金湧入,接著,「急單湧入、業績增溫」的說法會開始陸續出現,再正式啟動「有基反彈」,開始硬軋「偏偏不信邪」的空單。 事實上,全球主要的太陽能股近期表現極度疲弱,薄膜太陽能電池霸主First Solar上週一才跌落29.87美元、為2007年6月以來新低,而電池大廠SunPower更創2007年2月掛牌後的新低價。儘管上週同步反彈,但累計1個月跌幅仍達16.5%和12.4%。至於中國大陸的電池雙龍頭無錫尚德和晶澳,甚至矽晶圓巨擘保利協鑫近日也都沒表現,凸顯台灣太陽能股真的是走自己的路。 回歸基本面來看,仍無特別的好消息,但台股神奇的地方,就在於想要拉抬行情之際,就算是利空訊息,也都能「轉化」為對台廠的利多。 例如,美國對中國的太陽能業啟動「雙反」調查,雖是有助於台廠承接大陸業者為規避雙反的「轉單」,但價格仍是非常差,台廠咬牙接單的目的,只是希望藉由拉高稼動率來攤銷一些固定成本,但市場往往有「選擇性接受」的特性,只聽好的來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有一些聲音要求美國政府停止「雙反」調查,避險貿易戰開打。若此事未來真的不了了之,則近期的轉單效應恐怕也將到此為止。 其次,鴻海公告進軍太陽能電池領域,以該公司在製造業的實力,加上要結盟令市場聞之色變的保利協鑫,未來帶給產業的恐怕是更多的殺戮,何況總投資額未來不排除拉高到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0億元),與坊間所傳「鴻海進場,表示太陽能產業看好」的看法恰恰相反。 再者,已耕耘太陽能市場達40年的英國BP,決定「不再玩」、將全面退出相關領域。而德國繼模組廠SOLON宣布破產後,又多了一家太陽能熱廠Solar Millennium跟進,凸顯產業環境惡化。 至於股神巴菲特連續投資2家「太陽能『電廠』」,而非「太陽能廠」,是著眼於「電廠」的固定收益,就跟投資水力、風電等「電」廠的目的相同,絕不是看好太陽能產業苛景。不過,當市場不再理會利空,而完全都用利多來看,代表最瘋狂的一段行情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