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明難商品化

工商時報【記者康彰榮╱香港報導】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國俊昨(6)日指出,台灣發明成績在國際上聲譽卓著,但發明成果的技術轉移和商品化成功率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部分原因要歸咎於政府將大部分補助經費投注於科技大廠,一般發明家在資金上難獲奧援,使台灣的發明成果難以技轉和商品化。 正在香港參加設計與創新博覽以及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的吳國俊,昨接受採訪時坦言,台灣發明成果豐碩,在國際十大發明展上,經常推出上百件作品,出席的發明家動輒7、80人,遠高於多數國家僅1、20件作品參展。 但在商品化上,台灣問題頗為嚴重。吳國俊說,國際上發明成果商品化的成功率約百分之一,也就是100件發明就有1件成功轉換成商品上市,但台灣的成功率僅千分之三。商品化如此低的最大癥結,在於發明家缺乏資金支持,政府的補助都被財團拿走。 他以鴻海為例,台灣科技大廠都有研發部門,也有足夠的研發經費,足以支持公司的創新發明;反之,一般發明人若有很好的發明構想,不僅佔用自己工作時間去做模型,設計上還要找專業的事務所處理,都需要資金上的支持,但政府卻把資金都投向大企業。 吳國俊說,過去該協會曾有會員發明了廢輪胎打碎可以做隔音板、跑道,打算將此商品化,並已在南部找好工業區準備蓋廠,經評估需要台幣3億元,但官方貸款和補助經費僅6千萬,發明人要自己籌2.4億元。他開玩笑說,該發明人若有這些錢,也不需要再辛苦去將發明成果商品化了。 另外,吳國俊說,過去曾傳出,可拿發明專利在銀行貸款100萬元,但實際上,銀行方面認為這些發明專利並未技術轉移,擔心貸款何時才能回收,此籌資管道也不可行。 他強調,政府鼓勵創新發明,但在專利商品化上,確實有待加強,其中關鍵在於,如何找到買家、建立中介機構和課稅等問題。 此次該協會前往香港參加相關會議,目的也是想協助台灣發明家尋找技轉和商品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