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塑膠製毛毯 廢棄物用處大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回收玻璃容器一年所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1000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吸碳量!環保署委託學者以及民間單位到各大回收場與廢棄物處理場,針對鋁、玻璃、紙、鋁箔包、PP與PE等各式廢棄物進行碳足跡盤查,發現回收再利用不僅能減碳47%到85%,且可將再生料製成附加價值高的裝飾品、服飾,甚至家具,讓資源永續利用,也降低溫室氣體,一舉兩得。 依據101年回收基金管理會統計結果,廢玻璃容器數量佔最多,共有221569公噸,其次是189254公噸的廢塑膠容器與61488公噸的廢鐵容器。從清潔隊或者拾荒者收購後,經過初步分類的廢容器,會由回收業者進行進一步分類,隨後送往加工處理站清洗、切割、碾碎等,製成產品原料。 回收後的廢玻璃容器會製成碎玻璃砂,依顏色分類,有藍色、綠色、紅色、白色等不同顏色,不僅能夠再製成玻璃容器,還可以做成平板磚鋪路甚至是附加價值高的玻璃飾品、馬賽克磁磚等。 寶特瓶、清潔劑等廢塑膠容器則是會洗淨後切碎,雖然因食品安全規定,不可再製成與食物接觸的容器,但可以製成塑膠椅、塑膠飾品,甚至還能抽出塑膠纖維,製成毛毯、衣物等。組成較複雜的容器,如鋁箔包則是會經回收、清洗後細分成紙、PE膜與鋁粉,再依其性質做不同方式的利用。 環保署統計,我國101年廢玻璃回收量約為22萬公噸,1個容量600毫升、重約480公克的廢玻璃容器,經打碎、回收後加入50%的原生材料(細砂),重製成玻璃瓶,相較於100%以原生料製成的玻璃瓶可減碳0.4公斤。 若將一整年回收的廢玻璃全部予以回收、結合原生材料再製的方法做成玻璃瓶,估計將可減碳37萬公噸。以26公頃的大安森林公園1年可吸收370公噸二氧化碳來計算,台灣一年所回收廢玻璃的減碳量相當於1000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吸碳量。 回收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鄭祖壽表示,回收容器減少的碳排放主要是開採原物料時使用的機械用油,以及運送原料時產生的碳足跡。若能夠以回收使用的再生料取代重新開採後製成的原生料,將可減碳47%至85%,不僅能讓資源永續利用,也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保護與人類的生存發展都很有幫助。 圖說:回收廢玻璃不僅能再製成玻璃容器,還可製成附加價值高的玻璃飾品。 (Photo by 環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