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不僵化 從改革教科書開始

【記者鄭諺鴻新北市報導】每當國際評比成績公布,如PISA、TIMSS和PIRLS等競賽排名,政府和社會總是相當在意台灣學生的成績,投入不少資源研究芬蘭、香港名列前茅的原因。台灣學生的數學成績表現不差,動機與自我評價分數卻不高,引發討論。新北市中正國中數學教師葉亞寧發現,現階段的國中數學過於強調專業性,以致無法生活化,他認為要提升學生學數學的動機和成績,必須先改革教科書。 連結生活 把數學變有趣 任教將近20年的葉亞寧,花了10多年編寫設計數學教材,希望以活潑有趣的方式,破除現有教科書僵化的專業性,加強數學與生活的連結。有一回,他發現學生低頭不語,原以為學生聽不懂上課內容,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學生看不懂教科書內容。 葉亞寧直言,國中數學探討知識的本質,過於強調專業性,導致放不開手去運用活化、創意的教學方式,造成大家一窩蜂觀摩國外的成果。科技發達的當下,許多科目都能運用網路、多媒體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致,唯獨數學不能。 ▲新北市中正國中數學科教師葉亞寧強調,教科書在設計時,就應考慮到所有教學情境,符合學生學習狀況。(圖文/鄭諺鴻) 葉亞寧說,數學科給予下一代的目標是解決生活問題,將觀念融入生活。礙於升學體制和趕課的壓迫,第一線教師根本沒多餘時間去證明解釋,只能努力趕進度;最後往往落入「老師講解公式、學生背誦應用」的惡性循環。他指出國中小數學的學習理念,國小數學以記憶和反應為主,努力可超過天分;國中數學難度稍提高,敏感度需高於努力才能勝任;高中數學多了獨立性,屬於高層次思考,強調專業及應用。 數學公式要不要背?葉亞寧肯定的說:「需要」,必須在理解的情況下記憶。現階段國中數學一打開課本「都是重點」,沒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推進,自然會造成學生學習負擔。此外,老師的邏輯表達也會影響學習,當老師表達不清楚時,學生不敢發問,久而久之只能「硬背」。他曾問過2個數學系學生為何要「先乘除後加減」,學生回答:「沒有為什麼,因為從國小就是這樣學。」 台灣需要活潑學習的教育素材 葉亞寧指出,教育部規劃以PISA型態考題列為執行重點,導致許多徬徨的家長求助補習班,著手推動12年國教號稱「免試」,卻綁著「會考」,家長仍然斤斤計較學生的成績,違反教學現況。他呼籲,台灣需要「沉澱學生心境」的教育原則及「有效活潑學習」的教育素材。 「設計教科書時,應考慮到所有教學情境,不必羨慕任何一國的教育成就。」葉亞寧說,以教科書為主的教材設計,能帶動師生用探討的態度「共同學習」、善用網路和DVD的「媒體學習」及同學間的「合作學習」。從打字、圖案設計、排版到印刷,一次又一次思考教材,就是為了尋找數學與生活事物的共通性。 學習國外經驗 不可捨本逐末 葉亞寧強調,國外優秀的成果值得台灣學習,但不能捨本逐末,應該從教材設計開始,融入本土的教學體系,發展獨具特色的教育策略。他期盼從國中數學教科書的改進開始,利用概念引導,讓教科書活潑化,擴至國中所有科目,甚至高中科目。 新北市樹林高中2年級的施同學說,葉老師的教學相當受用,尤其面對難度較高的高中數學,能啟發學習思考的邏輯觀念。現階段高中數學大多流於老師講解、學生背誦,在考試壓力下,根本沒時間理解公式,教科書又寫的不清楚,她誠實地說:「能算出答案,拿到分數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