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學習法 助智能障礙生重建信心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為了協助智能障礙者重拾學習信心,台灣一名教授提出一套圖像學習模組,找來6名志同道合夥伴,利用每週2次課程,將4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長達一年的研究。他們期盼從研究中發展出完整的學習模組,幫助智能障礙學生找回學習興趣,建立生活自理能力。 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輕度智能障礙者成年後的心理年齡介於9歲至12歲,相當於小學5至6年級的心智年齡,經特殊教育訓練,可自理部份生活或從事半技術性、簡單技術性工作。理論上,約8成智能障礙者被歸於此類,通常本人不會認為自己是智能障礙者,能在周圍環境都不會特別注意到其障礙下的情形過著社會生活。 團隊志工、新北市積穗國中英文科教師許志榮說,此圖像記憶法類似市面上的右腦記憶法,用圖片和文字敘述說明圖像重點,差異在於學習模組經學者設計,難度配合受測者的智力水平。每次課程進行前,都會充分告知學員上課主題,並進行前測,測驗內容大多以學員的生活知識為主;課程結束後實施後測,了解學員學習概況。 圖像學習模組架構並非「引導式」學習,而是清楚告知學員「這是什麼」,取材自生活周遭常見事物。許志榮舉例,許多人看到陰天又打雷,會聯想到「雨傘」,因為可能會下雨,但對智能障礙者而言,聯想困難,圖片設計就會把陰天、打雷、雨傘這3個元素連結在一起,反覆記憶。 許志榮說,大多智能障礙者會選擇就讀特殊學校,少部分家長堅持送往一般學校,詢問下才知道家長害怕鄰居或親友異樣眼光,卻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傷害。一名學員曾因學習低落遭老師當眾怒罵,導致該生再也不敢上學,更嚴重的是,經醫師檢查後病情更為嚴重。 圖像學習模組大部分的圖像內容、文字敘述都已完成,目前受測者以輕度智能障礙者為主,母體及樣本數仍顯不足,未來將再找4至6名輕、中度患者,並將學習模組擴大,預計在半年內發展出完整的學習系統,提供給更多需要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