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準備金上路 壽險業年省150億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外匯準備金措施今年3月上路,到9月底正好滿半年,壽險業者估計,光是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避險成本由2.5%降到1%以下,一年下來,可替壽險業省下150~180億元。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日即在國泰金法說會上大力讚揚這項「德政」,強調金管會願意開放新的外匯價格準備金制度,讓壽險業免受匯兌損失困擾,也大量節省營運成本。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即是金管會在今年初宣布開放的新政策,准許壽險業將帳上的重大事故及危險變動準備金,提撥50%轉為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初期即約有280億元,每月各公司匯損金額的50%,可先用此準備金沖抵,減少對損益的波動,同時壽險公司每月也要依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提存外匯準備金。 這項新措施3月1日正式上路,各家壽險公司就可在一定範圍內,減少避險工具比率,直接影響到就是NDF的價格,由於壽險業早期匯出海外投資時,並未全數用換匯契約(CS)避險,在新台幣升值時,為避免影響獲利,只好大量購買NDF避險。 壽險業者表示,去年NDF價格約在2.5%,最高時一度在3%以上,大量吃掉壽險公司的獲利,但今年3月以後,由於NDF避險需求下降,價格已降到1%以下,等於NDF避險部位大幅減少1.5%的成本,整體壽險業5兆元海外投資,約有25%是用NDF避險,估計一年可省下180億元以上成本。 以7大壽險公司為例,國壽3月初外匯準備金有45.11億元,到了9月底降為43億元左右,等於用了2億多元,但其避險成本前9月成功降到0.82%,也讓損益波動大幅的減少;新壽半年來提存加動用後,外匯準備金減少近8億元,但避險成本也降到1.5%附近。 此外如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南山人壽在半年內都有動用到外匯準備金,對其獲利平穩都有一定的貢獻,中壽及台壽9月底外匯準備金則是比3月初上路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