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新手機蓄勢待發 晶片短缺恐致供貨不及

索尼周三也發布新手機
索尼周三也發布新手機


索尼周三也發布新手機

今年秋季預定將有一波新機潮,多家公司準備推出新的智慧型手機。不過,在此同時也有必須注意的隱憂,因為可能沒有足夠的半導體晶片,應付突如其來的龐大需求。

《MarketWatch》報導,三星(Samsung)(005930-KR) 與索尼 (Sony)(6758-JP) 周三都推出新款智慧型手機,而 Nokia (NOK1V-FI)(NOK-US)、Motorola 及 Amazon.com(AMZN-US) 下周也準備有相同的活動,這些公司密集出擊,因為各界都預期蘋果 (Apple)(AAPL-US) 的 iPhone 5 會在 9 月 12 日正式亮相。

但在這波熱潮中,業界仍有潛在的憂慮,在於高階的晶片有可能供應不足。

2 周之前,高通 (Qualcomm)(QCOM-US) CFO Bill Keitel 在一場投資會議上指出,公司很失望,因為生產恐怕無法及時滿足眾多客戶的需求,不過他們也會盡全力,盡可能以最快速度供貨。

高通負責製造智慧型手機的關鍵組件,像是提供行動裝置網路通訊的基頻晶片 (baseband chips),以及部分應用處理器,例如 Snapdragon 處理器,用以執行手機及平板上的程式。 蘋果的 iPhone 4S,就採用高通的基頻晶片,Snapdragon 處理器則使用在其他的手機及平板電腦。

晶片短缺的主因在於,業界改採 28 奈米進程處理器為主,而高通是業界的龍頭。這樣的轉變在半導體市場上,大概幾年就會有一次變動,發展出更小、更便宜的晶片。

問題在於,順應這種改變就必須投入實質的資本及生產成本,在初期階段會衝擊獲利。同時,轉變的過程也需要時間,而外界需求的加劇,就會讓問題變得更為嚴重。

Nvidia Corp.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 3 周前,也向分析師點出這個問題,在財報中反映供應吃緊的問題,表示這是產能不足、分配不均及市場需求 3 個因素共同形成的。

不像高通,Nvidia 的缺貨問題已經影響到顯示卡業務。他們用在行動裝置的 Tegra 處理器,目前仍使用 40 奈米進程技術。

Williams Financial 分析師 Cody Acree 表示,28 奈米的缺貨問題,自 6 月之後稍有緩解,而這一波新機潮帶來的影響,目前仍不明朗。他表示,供應稍有增加,但看起來需求上升得更快。(接下頁)

要解決供貨問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蓋新的晶圓廠,來生產晶片,以趕上需求。在此,黃仁勳就提到了台積電 (2330-TW)。他說:「我們真的需要台積電,他們也非常非常努力提升產能,因為這對每個人都好,而我們也需要他們專注於此。」

但是建廠也提高了成本,Bernstein 分析團隊就認為,在資本支出負擔上升之下,製造廠必須更多的花費,來維持產能擴張,到足夠支持他們第一線的成長。

據報導,台積電周二回絕了來自高通及蘋果另闢產能的投資提議,Bernstein 分析師 Stacy Rasgon 認為,這個結果並不奇怪。台積電自己就有足夠的能力生產先進製程,如果開闢專用的產能,反而可能最終造成客戶數下降,也帶來「偏愛」某些客戶的不良印象。

不過, Rasgon 也指出,隨著時間過去,一些製造廠,特別是規模居次的工廠,有可能接受某種形式的「共同投資」,來達到產能擴充,而且也能從客戶的這些需求上受惠。例如,聯電最近就表明,他們想透過私募股權,尋求「戰略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