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弱勢團體產品 公益購物網 來消費就像捐贈

微型創業的蘇蔡彩秋19年來罹患兩種癌症,她以積極態度面對人生,還以手工貢丸創業,要幫助更多人。(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康文柔╱台北報導】 中元普渡不只照顧「好兄弟」,還可以造福人間。台灣第一個整合社會企業的網路平台17 Support,預定8月10日正式上線,銷售庇護工場、憨兒照護等公益機構自製的甜點,及環保耕種的有機農產品,現應景推出中元禮品組合。輔仁大學企管系教授胡哲生呼籲,民眾不妨「以消費代替捐贈」。 公益購物網站17 Support由「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營運,該學會理事長為知名學者李家同、祕書長是胡哲生。胡哲生指出,普通的企業以獲利最大化為原則,股東的利益至上,社會企業的獲利是員工、股東及環境共享。 17 Support 10日上線 胡哲生指出,社會企業仍是必須賺錢的企業,與非營利的公益組織不同,但社會企業賺錢的同時,解決了社會問題,這是普通企業做不到的價值。舉例《大誌》雜誌由街友銷售,一本雜誌售價100元,其中就有50元是歸街友所有。 社會企業展現力量 社企創業學會10日將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社會企業嘉年華」,集合勵馨社會基金會、蒙恩聽障烘焙坊、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蘇媽媽手工貢丸等51家機構擺攤。 其中,蘇媽媽19年來罹患兩種癌症,但人生態度積極樂觀,常不辭辛勞自台北到台中榮總訪視病友,她在80歲高齡挑戰創業,手做不加防腐劑、硼砂的貢丸,販售的獲利都捐給台中市抗癌人保健協會、高雄市抗癌服務協會等單位。 「台灣的社會企業粗估有150家,不乏這種1、2人的微型創業。」胡哲生說,社會企業有兩種發展模式,英國是政府主導由上而下推動,孟加拉的窮人銀行是民間力量,而台灣兩種模式都有,民間力量充分顯現中小企業的創業精神。 給條魚不如給釣竿 星展銀行贊助社會企業嘉年華,與家庭日活動結合。台灣星展銀行營運長楊真理表示,「與其直接給一條魚,不如給他們(弱勢群眾)一根釣竿。」台灣人富人情味,很適合社會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