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解的美味

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或許是現在台灣人最想問的問題。而欲挽回台灣美食王國的美譽,唯有從食品的任何添加物源頭進行稽核列管,從生產數量至最終成品逐一登錄,否則抓小放大的結果,終究將會是台灣美食的一大災難。

美食,是台灣的驕傲,無論是夜市小吃,還是傳統廚藝,不僅深烙在台灣人的記憶裡,更感動過無數來台灣觀光的旅行者。而今,這些記憶卻在黑心商人、無為政府的欺瞞之下,美食成了毒藥,讓那種美味正逐步的在崩解、一點一滴的流失當中。

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或許是現在台灣人最想問的問題。自2008年大陸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後,食品安全即備受國人矚目,但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台灣還是爆發出比三聚氰胺毒性高出3.5倍以上的塑化劑事件,毒飲料成了塑化劑事件的代名詞,不僅連鎖茶飲中槍,知名飲料大廠也遭受波及,一時間重創了整個台灣飲料市場。哪知事隔不到2年,如今再爆出工業澱粉順丁烯二酸及工業防腐劑EDTA-2Na添加物事件,更是狠狠的重擊了台灣美食名譽,令人不禁要問:把關的政府是否也「盹龜」睡覺了嗎?

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地瓜圓等等,這些都是台灣知名的小吃,背後還有其故事與文化,例如客家粄條、彰化肉圓、高雄黑輪及九份芋圓等,不僅是美味小吃,更是地方特色代表。但為了口感及Q度,讓黑心商人有機會趁虛而入添加了工業澱粉順丁烯二酸,也就是所謂的毒澱粉,讓這些小吃走味了,不是指味道,而是消費者原有的美味記憶,那種可口溫馨的感覺不見了。

毒澱粉事件爆發至今快要一個月了,但毒食品事件還是天天有、天天爆,管制產品從原列的8項澱粉相關產品,到最新發展的添加工業防腐劑EDTA-2Na,布丁、寒天等食品成了新一波查緝重點,但這些均非夜市小吃,而是遍布全台超商通路或網路熱門銷售商品,更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食品大廠,而事發後的一貫作為就是立即下架回收、無條件退貨、登報道歉3部曲,結論就是這些大廠商也是受害者。換句話說,廠商是受害者,那吃下肚子的消費者就活該的、應該的嗎?哎!這難道就是台灣食品的食物鏈,消費者永遠是個輸家嗎?

瘦肉精的毒牛肉、塑化劑的毒飲料、毒澱粉的台灣小吃及工業防腐劑的毒布丁、坊間的農藥毒青菜,還有呢?真的不知道。馬英九政府執政5年來,毒食品事件一件又一件的重創台灣美食形象,但政府永遠的處置方式不是積極追溯源頭,反而是要最終銷售者提出合格檢驗證明,然後設一個D-Day之後,政府就給一張安心食品標章,這幾年下來,台灣的攤商不知為了毒食品事件已貼了多少樣的「安心」貼紙,只是這種消極防堵的行為,不僅對攤商是種擾人的「德政」,失去信心的消費者也不再安心了。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就是有人做,就如這次遭查獲涉嫌以工業級防腐劑調製食品原物料複方「洋菜粉」、「愛玉粉」等的立光農工公司,負責人在檢調偵訊時竟還大言不慚的說「吃了不會死人」,或許他還忘了補上一句,「吃了這些毒食品後,活著只會更加痛苦。」面對這種無視國人健康的黑心商人,還要人民對政府有何期待呢?為挽回台灣美食王國的美譽,政府真的不要再消極面對,唯有從食品的任何添加物源頭進行稽核列管,從生產數量至最終成品逐一登錄,否則抓小放大的結果,終究將會是台灣美食的一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