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看:農地2周漲3成

左看:假合作社炒農地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農民老了把田交出來。」對老農來說,農保、老農津貼全賴這塊地,所以不可能同意釋出,只期待哪天有力人士協助土地變更而能翻身,而能退休無憂,一如桃園航空城政策公佈後,週邊農地2周翻漲3成。 另方面,政府為了解決進口農作物價格飛漲、國內失業率攀升,故農委會提出休耕補助減半,來吸引更多青年從農、提高雜糧自給率。 為了化解政府需要農地、老農卻賴農地生存而不肯釋出的矛盾,自由市場經濟的捍衛者經濟日報社論提出:硬性規定除了農民所擁有者外,其他人一概不准變農田為建地。同時配套讓農民參與政府協助成立的土地合作社,依土地作價取得的股份,分享未來農地用途變更出售或租賃所得所創造的紅利。最後政府保護參與合作社的老農得有條件續保過往務農補貼,並依其貢獻農地價值高低,給予退休年金,其待遇比照軍公教及勞退給付。 但這是假的合作社,因為此倡議強調「允許農地轉建地、出售農地獲取紅利」,其基本前提就是鞏固農地炒作。其次「依其貢獻農地價值高低」的論地價行賞制,則違背國際合作聯盟的不分股金大小、一人一票的社員民主管理的原則。所以我們反對假合作之名、行市場炒作之實的合作社。 鄭禾祚/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土地合作社保老農 近一個月,因著兩項與農地相關重大政策的出現,使得農民出現悲喜兩樣的心情。喜的是桃園的農民,自9月行政院公佈「啟動桃園航空城核心計劃」之後,桃園縣大園鄉農地交易立刻翻漲,尤其是機場園區、自由貿易港區與機場專用區的直接徵收區域的農地(投資客所謂的蛋黃區), 2周內竟然漲幅達3成。飛漲至此,實因農地只要符合農用,不僅得到免稅優勢,又不受奢侈稅的2年移轉限制。 悲的是全台的農民,因著休耕補助政策大轉彎,以「活化休耕地四年計畫」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卻將原本的一年兩期、合計9萬元的連續休耕補助停止,其影響範圍包括目前16萬靠此維生的農民。 自WTO以降,美國等進口農產品挾「補助」之優勢,以台灣農產不可企及的價格迫使農民名義上休耕、實質上廢耕;而政府則以休耕補助、農保、老農津貼作為農民維生的最後一桶金,而這一切都維繫在土地的所有權之上。 所以,政府應該參考經濟日報社論等建議,讓農民以其農地參與政府協助成立的土地合作社,依土地作價取得的股份,分享未來農地用途變更出售、租賃所得的紅利。同時政府可以讓參與合作社的老農可有條件保有各項務農補貼,並依其貢獻農地價值高低,給予退休年金。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