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型基金 攻守兼備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ICI資金流向調查機構統計,今年截至8月底,平衡型基金月月都淨流入,累積金額更達589.58億美元,超越2009至2012各年度淨流入水準,法人認為,預期聯準會於年底前降低公債收購規模,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升,資金由保守債市轉出,進駐股債兼備的平衡型基金將成為市場趨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統計,自1990年以來,美股與美高收益債於9月表現相對疲弱,但無論平均月報酬率或收紅機率,在第4季各月都呈現逐月增加的表現,11月報酬率收紅機率增至7成,12月提高至約9成。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成長,待短線政策不確定性釐清之後,美股與美國高收益債市可望開啟另一波實質復甦帶動的漲升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彼得.溫赫斯特指出,美國經濟基本面日益穩固,近期歐洲與大陸也傳出經濟動能回溫消息,全球復甦動能可望轉強,有利循環類股表現。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馬志豪分析,目前風險債券市場表現持續振盪,仍需等資金流出減少,債券表現才會轉為正向;修正過後的債券市場,反而將出現投資價值,尤其是殖利率相對較高的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 群益新興大消費基金經理人洪玉婷分析,目前主要金融市場陸續消化聯準會量化寬鬆(QE)減碼的預期,研判對市場影響將逐漸淡化,美國景氣趨勢愈形明朗,美股前景仍然樂觀;全球PMI陸續傳出佳績,從歐美到大陸的PMI最新數據表現優於預期,消費類股後市仍然可期。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強調,美國經濟持續復甦趨勢未變,製造業及非製造業ISM持續上揚,消費者信心也在高點;至於9月將開始面臨財政政策討論,對金融市場為負面干擾,但較嚴重的舉債上限問題應會通過,對景氣影響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