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金融風暴再現!新興亞洲出口降 侵蝕經常帳、威脅內需成長

在新興亞洲經濟體中,數個市場在近年來因信貸易於取得、內需興盛、國內投資強勁等因素結合而發展快速,但出口的下降將威脅其發展。《彭博社》報導,最近數月以來,亞洲出口成長普遍緩慢,主因是原物料價格下跌及歐美、中國的需求下降;從領先指標也可看出工業活動弱化。

出口放緩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最為明顯,它們的進口快速成長,使貿易帳大幅惡化,而這可能會嚇壞投資人。本周,東南亞股市的沉重壓力及貨幣貶值,說明了投資人情緒已變得緊張: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 (QE) 造就了東南亞信貸市場的活絡,如今 QE 即將退場,東南亞信貸市場的未來也不容樂觀。

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亞洲經濟研究部主管 Robert Prior-Wandesforde 指出,疲弱的外需及原物料價格加上強勁內需,在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形成了完美風暴。然而大家並不願見到情況繼續惡化,因為這將使亞洲重蹈過去金融風暴的覆轍。

上周公布的馬來西亞 4 月貿易帳顯示,順差落至 1997 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低點,年增率僅有 3.3%。或許很快,馬來西亞就會面臨 16 年來首度出現的貿易逆差。貿易帳已落入赤字、5 月經濟成長 7.8% 居亞洲之冠的菲律賓,4 月出口則較去年同期大減 12.8%。印尼 4 月貿易亦是赤字 ,出口則連續第 13 個月收縮。泰國出口亦見放緩,1 月份還刷新了貿易赤字紀錄。

在亞洲整體的貿易疲弱之下,中國於上周六公布的 5 月進出口數據也呈現近 1 年來最緩慢的出口成長。其他亞洲國家的貿易出口仰賴中國的經濟發展,但隨著中國成長放緩,出口量也難如過去那樣勇猛成長。野村 (Nomura) 東南亞經濟學家 Euben Paracuelles 指出,亞洲國家放緩的出口將會是新常態。

工廠訂單縮減也顯示,經濟發展與中國成長有緊密關聯的國家,將面臨動能減弱問題,如台灣和香港即是一例。

但部分亞洲國家官員並不認為出口放緩是經濟警訊,也不認為它是趨勢。菲律賓央行副行長 Diwa Guinigundo 認為,其貿易夥伴的庫存水位正在大幅下降,假以時日就會見到全球經濟成長復甦,出口也將回升。(接下頁)

強勁內需是東南亞新興經濟體的成長動能,中產階級的消費成長與基礎建設投資增加,削減了它們對出口的傳統依賴。亞洲國家的體質也優於 1997 年,它們已建立豐厚的外匯儲備、降低外債,並以改善國家財政獲得信評的調升。

但當外資規避風險、尋求資金安全港時,經常帳的惡化仍不可小覷。值得擔憂的問題之一,就是近年來東南亞家庭的債務持續增加。菲律賓和印尼的銀行業以每年 20% 的速度擴張信貸市場。

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資深經濟學家 Jayant Menon 指出,雖然這一點很少被提及,但對一些亞洲國家而言,如果資金流入情形大幅惡化,家庭高度負債將成為嚴重的問題。野村的 Paracuelles 也呼籲,東南亞政府及央行未來應以政策做應對,實施嚴格的財政政策或升息,以保護其貨幣,與虛浮、受挫的本國經濟。

周二 (11日),印尼央行首先調升隔夜利率,以對抗沉重的匯率壓力。經濟學家認為,印尼過於仰賴原物料出口、改革步調緩慢,在東南亞國家中是最脆弱的。瑞士信貸周三調降印尼今年的投資成長預估,從原本的 8.6% 降至 5%,並預期資金成長將大幅減緩。

雖然這將降低印尼經濟過熱的疑慮,但在原物料價格低迷及外資投資仍見障礙的情形下,印尼仍將面臨經常帳短缺問題。在許多印尼企業均以原物料的獲利投入經濟體系其他層面的架構下,原物料價格的低迷也將影響到該國的消費者支出。

馬來西亞吉隆坡考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