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期貨 以商品互掛為主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布局亞洲,投信及期貨業者採取對接商品平台,將自己的商品行銷到亞洲其他國家。證期局長吳裕群昨(19)日表示,證期局將視投信需求與商品競爭力,去洽談亞洲其他市場的基金相互承認及互掛,目前如香港已有ETF基金互掛,正在接觸開放雙方所有基金商品互掛。 另外如新加坡、上海等都可能繼續談雙方基金互掛,吳裕群表示,會先從亞洲較成熟的市場先談起,但也必須看國內投信業者的商品競爭力,要能在當地市場銷售得出去,否則只有對方的基金可賣到台灣,台灣的基金在當地賣不出去,金管會也不樂見此種開放。 期貨方面,業者則是建議建立相互交易平台,期貨商品互掛,如現在期交所正在洽談與歐洲期交所合作,將台灣的期貨商品在當地掛牌、交易。吳裕群表示,將以此合作案為樣板,洽談與亞洲其他市場的期貨商品互掛,但如新加坡市場與台指期間有競爭關係,就可能無法採取此模式。 吳裕群表示,投信發展亞洲市場,未必要到各市場設子公司,反而是在業務拓展方面,透過商品國際化、到海外銷售,就可達到布局亞洲市場,金管會對此也樂觀其成。 他指出,若國內投信公司能設計出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到海外銷售,金管會也將儘可能協助,透過政府間對談,讓其他市場承認台灣的基金,就能到當地市場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