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小農夫 種麥學環保

指南小農夫 種麥學環保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春暖花開的4月天,台北市指南國小師生歡欣迎接小麥收成。去年11月起,國小學生們戴起斗笠、手把鋤頭搖身變成小農夫,聚集在校園裡的麥田澆水施肥,偶爾替小麥看診、捉拿害蟲;或當起「媒人婆」替小麥人工授粉;下雨時,孩子們穿戴雨具到麥田架雨棚,搶救小麥。歷經5個月的辛勤耕耘,指南國小3日舉辦「吾家有麥初長成」發表會,一場另類的兒童節慶典。 為喚醒社會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喜願共和國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攜手合作,去年11月發起台灣小麥校園「麥田見學」培育計畫,共有40所學校參與。這場庶民自主發起的公民運動,將小麥種子深植校園,並將小麥成長過程結合教學,讓孩子親自體驗本土小麥的生長過程,進而了解食物的來源。 孩子學習 尊重生命 「這種身上毛茸茸的瓢蟲會吃草,但不吃肉…」指南國小二年級的同學將瓢蟲從麥草上挑起來觀察,小心翼翼將昆蟲抓到別處放生;另一位同學撿到一顆胚芽,興奮地吞下肚。負責照顧麥田的12名二年級同學,從「填土、播種、發芽、追肥、抽穗、揚花」經歷完整的小麥成長過程,流下汗水與歡笑。小農夫秉持不捕鳥、不噴農藥、不用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的友善環境原則耕作。 台北市指南國小參與喜願小麥發起的「麥田見學」計畫,經過5個月耕耘,小朋友見證完整的小麥成長過程。(圖文/楊萬雲) 指導老師黃淑婷認為,如果能替農業作一件事,那就是藉由培育小麥,觸發孩子內心對土地的熱愛和生命的尊重。 談起率領一群小學生耕作的過程,黃淑婷笑說,去年得知計畫時,原本擔心小麥是旱作,不適合多雨潮濕的指南山而打消念頭,最後是在家長支持下才寄出報名表。 當學校收到喜願共和國送來的麥田課程教案和種子時,校園已種植許多作物,在苦無場地的情況下,他們向學校爭取將在半年內拆掉的生態池,購買陽明山土壤重新填土,改造成一座麥田;為了分擔耕作風險,同學們另外用盆栽種一批小麥,幾位低年級小學生靠自己的力量,接力抬到陽光充足的頂樓耕種。 師生交流 共同成長 小農夫每周都要交一篇麥田觀察紀錄,黃淑婷也會作一份觀察學生照顧麥田的紀錄,師生彼此分享交流。並非農業本科出身的黃淑婷頻頻向台大農業專家請教種麥知識,再教導學生。 喜願小麥總監施明煌願意無條件提供麥子給學校作為教學使用,希望培養下一代對土地的熱情,推動台灣農業的發展。(圖文/楊萬雲) 種麥的過程,無形中教導孩子們尊重生命的理念,常在觀察紀錄中看到學生寫著:「老天爺別再下雨了」、「小麥加油」等留言;下雨天時,這些學生上課時一心掛念小麥,穿上雨衣、戴上斗笠衝到麥田幫小麥搭起遮雨棚,部分小麥不敵風雨摧殘而倒下,卻在孩子們細心照顧下,成功抽穗。 在地生產 在地消費 除了小麥,指南國小的小農夫們還種植白蘿蔔、青江菜、玉米等作物。黃淑婷欣慰地表示,學生擁有豐富的農作經驗,不論作物被風吹斷、長蟲子、無法發芽,他們都了解是自然循環的常態,不會趕盡殺絕除蟲,或因種植失敗而受挫;「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縮短食物哩程數的概念也進入孩子心中。她曾從國外帶回餅乾請同學吃,學生不忘記提醒她,別買國外的食物,台灣做的最好。 台北市指南國小老師黃淑婷從事植物栽種教學多年,她希望藉由人與土地、自然的互動,觸發孩子對環境與生命的尊重。(圖文/楊萬雲) 為什麼不要吃國外的食物?二年級同學李熹自信滿滿地說:「國外的食物是進口的,運送過程產生很多廢氣,會讓地球生病;而且一直吃國外食物,台灣農夫就不耕作,以後外國人不賣給台灣食物,我們會餓死,不該一直靠別人!」李熹也常叮嚀家人要支持台灣生產的食物。 台灣雖是米、麥雙主食的社會,但小麥幾乎完全仰賴進口。喜願共和國總兼施明煌表示,台灣政府不正視農業發展的多元面貌,從糧食需求量上來看,小麥和稻米一樣多;近3年來,小麥進口年均118至123公噸,台灣本土小麥僅及進口量的1萬分之1;整體而言,台灣糧食有近7成仰賴進口。他認為,面臨原物料頻頻上漲,台灣應建立起糧食安全閥,尤其小麥培育更為急迫。「食物教育是環境教育中最切身的環節」他希望透過「麥田見學」培育計畫,讓孩子親近土地、了解食物的來源,關心台灣農業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