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隨手做 梅期光下鄉教科學

中國時報【胡清暉╱澎湖報導】 「國內科學教育的問題在於沒有落實動手實驗及實作!」長期輔導中小學從事科展比賽的自然科老師梅期光利用塑膠袋、寶特瓶、水管、洗衣刷等隨手可得的物品,自製兩百種教具,經常陪同志工下鄉巡迴中小學,深耕國內科學教育。 彰師大物理系畢業的梅期光曾在國中任教二十多年,他認為,台灣整體的科學實力不能只看少數奧林匹亞選手的奪金成績,目前基層中小學不夠重視科展;而許多願意參賽的同學是基於升學加分,一旦拿到獎就不再參加,非常可惜。 他感慨,國中基測長期只考選擇題,讓很多國中生沒有深入思考,即使考了實驗題,也可以靠死背知識來應付,凸顯學校教育沒有真正落實動手實驗及實作。對於未來會考加考非選擇題,他樂觀其成。 梅期光五年前退休,全心投入基層科學教育,除協助科教館指導中小學科展參賽選手,也出版《認識科展的第一本書》。他也自製許多教具,例如用兩個沙拉油桶、塑膠水管、米袋、童軍繩設計的「與大氣壓力拔河」,讓小朋友在和壓力拔河的過程中,瞭解到大氣壓力、波以耳定律等原理。 近年來他還常陪同志工下鄉巡迴中小學,上周和台灣拜耳的志工團前往澎湖縣馬公國小,讓特教學生透過他設計的教材,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學常識。 他強調,目前特教班的教學多以生活自理能力為主,太過低估了這些孩子的操作能力,尤其是一些高功能障礙的孩子,更應鼓勵他們動手做,以激發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