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債基金後市 法人不悲觀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可能結束量化寬鬆(QE)的預期心理,造成資金從新興市場大奔逃,根據基金數據供應商EPFR Global統計,6月以來散戶從新興債基金撤資達181億美元,為機構投資人的2倍,但法人認為,新興國家外匯存底規模大,配合升息、抑制進口等,新興債基金後市並不悲觀。 合庫巴黎新興多重收益組合基金預定經理人陳雅真表示,過去新興國家如面臨美元升值,所發行外幣計價新興債券,因債務不斷增加造成狀況艱難,但隨新興國家已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大陸除外)、擴大當地貨幣借款比重,1998年僅27%企業債發行以當地貨幣計價,現在已超過60%。 陳雅真指出,根據彭博統計,主要新興國家(不含大陸)的外匯存底至8月底止仍有2.9兆美元,同時以升息、抑制進口等方式遏止匯價貶勢,具有雄厚實力,因此新興債基金後市不悲觀。 陳雅真認為,目前市場已預先反應QE退場,大陸8月製造業PMI指數優於市場預期,美國及歐元區經濟情形轉佳,將帶動新興經濟體經濟數據回升,觀察新興債目前欠缺的是信心,預期信心消化後,新興債投資價值終將重獲肯定。 瀚亞非洲基金經理人林元平強調,QE退場機率增加,從新興市場撤出的資金,從亞洲及拉美蔓延到歐非中東;尤其中東股市今年漲幅40%起跳,在QE退場與美國進攻敘利亞幾乎成定局的影響,投資人也趁機獲利了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全球債市持續消化QE縮減規模利空,但基本上全球寬鬆資金環境並未改變,根據EPFR統計,新興國家債券型基金連續第15周淨流出,最近1周也流出16.19億美元,但基本上新興債市仍潛藏許多優質投資標的,5月以來的修正是市場過度恐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但這也形成許多價格被低估的投資機會,選擇具基本面債市配置,可在市場恢復理性時,更快獲得反彈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