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大學建立有機校園從小做起

國內食品安全頻頻亮紅燈,明道大學校園內沒有學生最愛的熱狗、香腸及火腿,校長陳世雄校長不要有人工添加物的肉製品,同時建議校園內不該有放不壞的麵包、含糖飲料。明道大學從附設幼稚園吃有機農產品開始,要逐步擴大到大學部,希望建立有機校園。

在明道大學,校園內不准販賣像是香腸、熱狗、火腿等人工添加物的肉製品,

陳世雄校長認為,要吃豬肉就是新鮮豬肉,沒有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的香腸、熱狗、火腿。他進一步說明,臺灣曾有個案,一名14歲國一學生罹患大腸癌死亡,他認為,這是校園食物安全出現漏洞。陳世雄校長表示,校園內販賣有毒物品,校園外香腸攤也販售有毒物質,學生天天吃一條以上,14歲就大腸癌死亡。

陳世雄校長建議,教育部應該要求學校食品要經過檢驗,他盛讚雲林縣推動有機校園的做法,全縣國中小學都是有機校園、有機農場,食物都是有機食物,他認為,全國學校都要比照雲林縣的做法,才能建立有機且健康的學校。

除了香腸、熱狗、火腿外,陳世雄校長點名校園內的不健康食物,像是保存期限達3個月的麵包,或是速食麵、糖份高的飲料等,都不應該出現在校園,以免學生健康受到影響,明道大學從幼稚園做起,吃有機米、有機蔬菜,陳世雄校長希望從幼稚園開始,慢慢擴大到大學。

食品安全都在食品加工或處理後出現問題,陳世雄校長不否認,原始農產品也有問題,像農業殘留或黃麴毒素,或是肉製品添加抗生素、瘦肉精等等,這些問題遠比最近的假油問題更為嚴重,因此,有機農業也要透過驗證是否令有化學農葯

,讓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確保國內食品安全,陳世雄校長認為,政府要將目前農地實施的休耕補貼轉為機補貼;其次是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缺乏信心,常常花錢買到假有機;再者,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需要再教育,了解什麼是有機,什麼是「鄰田污染」,也就是農葯容許殘留值;此外,消費者也不要挑剔農產外觀, 否則將變相鼓勵農民多噴農葯。

明道大學11月9日推動全國有機農業日,希望全國的消費者、生產者共同關心有機農業的議題,消費者肯定有機農產, 願意花高一點價格買有機農產,會鼓生產者投入有機生產,臺灣才有希望。相反,如果消費者不信任有機,擔心花錢買到假有機,臺灣的有機農業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