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三國回穩契機 浮現

工商時報【蔡淑芬】 陸股重挫,新興亞股元月資金行情暫失靈,擔心歐美股市漲多拉回,市場追價意願保守,亞股新春開盤並不順遂,MSCI新興亞洲指數單周下跌1.8%,但外資並未撤離,連續第三周買超。 中國信託東方精選基金經理人邱魏悅表示,居高思危的氣氛似乎逐漸蔓延,加上中國證監會1月重啟IPO,致使陸股跌勢不斷擴大,上海綜合指數再度摜破2100點重要信心支撐,進而影響整體亞股表現,預期短線左右亞股與外資動向的兩大關鍵,為陸股何時止跌與歐美股市上漲動能是否持續。 根據Bloomberg統計數據,上周外資除賣超南韓4.52億美元外,其餘國家皆是買超,其中台股蟬連買超榜首,挹注4.52億美元,也讓台股新春開紅盤有個好兆頭;印度則持續吸金,買超周數推進至第18周,但金額已大幅縮減至6600萬美元,並回跌1.6%,21000點頭部儼然形成。 相較之下,遭外資大額提領逾半年的東協三國,出現睽違已久的共同買超情形,雖然金額只有300~7200萬美元不等,且泰國因抗爭紛擾難以平息,大跌5.7%,不過至少在度過賣壓高峰後,止跌回穩的契機已逐漸浮現。 台股方面,受三大法人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同步賣超下,今天加權指數開高走低收跌46.53點,勉強守住8500點。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大盤連4根黑K棒,9日K值快速從88往下彎穿破D值,且出現量增價跌背離訊號,沿5日均線上揚的架構已被破壞,多方攻勢轉弱,短線拉回測試月線機率大增。 操作策略上,由於近日美元轉強,相對不利新興貨幣表現,外資上周開始反手調節台股,因此短線權值股將受壓,然本周CES展登場,雲端應用、穿戴式等創新題材受注目,電子類股成交比重上升,走勢相對抗跌,投資人可選優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