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外婆家 親師感動同行

東南亞外婆家 親師感動同行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越南西寧省鄉下的香菸是以根計價、糖是秤重在賣、同塔省的孩子喜歡在河中洗澡,一天要換好幾套衣服。參與四方報「外婆橋計畫」的老師們,今年暑假頭一遭跟新住民媽媽及孩子回外婆家20天,接受異國文化衝擊,她們放下身段,融入當地生活。旅程的最後,新住民媽媽的故鄉成為老師們的第二故鄉。 四方報與誠致教育基金會自2011年啟動「外婆橋計畫」,長榮航空於今年首度加入,贊助計畫團隊來回機票。今年共有3組獲選,2組回越南,1組回菲律賓。外婆橋計畫邀請台灣老師跟隨班上的新住民媽媽與孩子,一起回東南亞的外婆家生活,從日常生活體驗新住民媽媽家鄉的文化,讓老師體驗「異鄉人」的文化衝擊與感受,讓孩子認識母國的親情與文化,更讓新住民媽媽展現雙重文化力,讓老師和孩子看見新住民媽媽的能耐。 每次回台灣 都怕是最後一次道別 娘家在越南同塔省的阿然媽媽,好幾年沒能回去,一回去卻發現已和外婆天人永隔。新竹陽光國小老師蔡惠婷說,阿然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表現得很堅強,到處拜訪親朋好友,還包紅包給老人們。一開始她納悶,直到她看見阿然在外婆的墳前痛哭,才知道:「阿然害怕每次回台灣,就是最後一次和親人見面。」 阿然的父母在北越工作,因此同塔組團隊這次先回南越家中,阿然爸爸再帶著大家一同搭2天2夜的長途臥舖車北上找阿然媽媽,一家終能重逢。看著爸媽相互依偎,阿然感動不已。期間,蔡惠婷帶著阿然全家遊覽同塔省的水上市場、下龍灣及麥當勞,這些對阿然的爸媽都是第一次體驗。蔡惠婷說,當聽到阿然的媽媽喊著:「原來海水是鹹的!」她既感慨又感動。 ▲28日外婆橋計劃的分享會上,越南同塔組的新竹陽光國小教師蔡惠婷(左)與新住民母親阮氏然(右)在簡報結束後相擁而泣。(圖文/楊子磊) 台灣老師:與新住民媽媽有了話題 越南西寧省團隊由宜蘭蘇澳永樂國小的教師吳慧月領隊,對她來說,這趟旅程縮短「尊重新住民」和「了解新住民」的距離。她說,過去總是習慣自己的文化優越感包裝地很完美,這次的體驗讓她愛上越南的慢活步調,以及當地孩子的真誠微笑。她表示,在越南的日子,是從冰塊開啟每一天。西寧省氣候炎熱,但沒有冷氣,當地居民每天都要製造冰塊和沖澡,讓她驚訝的是,當地買香菸是以根計價、糖用秤重賣,彷彿回到台灣50年代純樸的鄉村生活,令她感到溫暖而熟悉。 吳慧月隨同阮氏凰回娘家期間,常與當地鄰居、小朋友接觸,她從一開始的不熟悉,到最後與新住民媽媽的家人們,親密如家人,鄰居小朋友常常採野花,編織鮮豔花束,在家門口等她。「接到花束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當地孩子的真誠與純樸。」透過這段外婆橋旅程,吳慧月對越南產生了文化認同感,她發現自己和學校的新住民媽媽有了共通話題。 ▲越南西寧組的蘇澳永樂國小教師吳慧月(右)與志工蔡雅婷(左)分享隨著新住民歸鄉的旅途中,人與人相處過程裡的相互關懷與感動。(圖文/楊子磊) 返鄉分享愛 新住民媽媽募物資 此次回到菲律賓宿霧省的新住民媽媽Gen則利用外婆橋計畫,回到家鄉的偏遠小學貢獻物資。Gen的媽媽是該地區的會計主任,爸爸是礦工,屬於菲律賓的中產階級。Gen自己是師範學校畢業的英文老師,因為認識了宿霧Lubo小學的前校長Alvin,了解Lubo小學的教學困境,去年她便在台募資文具送到Lubo。 由於Lubo小學地處偏鄉,地形崎嶇且交通不便,得騎馬2小時才能到達,加上玩具、電腦和A4紙張等物資,加重團隊前進的困難。不過當她們抵達Lubo小學,看到孩子精心準備的舞蹈表演,Gen十分感動。她還親自為Lubo小學中營養不良的孩子,煮一鍋鍋豐富的菜飯,她說:「小孩是世界的未來,我們應當好好幫助他們。」 ▲菲律賓宿霧組的Gen(左)希望能夠透過外婆橋計劃帶領台灣的老師去了解她的原鄉的教育資源問題。她也利用計畫回家鄉小學貢獻物資。(圖文/楊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