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建校20年奮進轉骨

東華大學即將建校滿20週年,校長吳茂崑以攜手奮進 東華轉骨為題發表對東華大學發展未來的看法:

吳校長說年輕,就是東華迎向未來的希望,雖然我們還需要不斷改造、成長,尤其最近許多同仁提到「高教轉骨」議題,並對少子化之後,東華如何因應日益嚴重的高教海嘯,感到憂慮。的確,高等教育近期將面臨嚴峻考驗,已是公認的事實,因為少子化引發招生不足,連帶影響大學的生存危機,再加上國家財政緊縮,相關教育預算被迫調整,這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外部環境,他自擔任校長以來,即已針對這些結構性挑戰,作出因應。

吳茂崑說東華在短期財務結構上,並未入不敷出,截至目前為止,年度財務收入預估數仍高於預估實質現金支出數,但隨著人事成本比例逐年調升,教育部給東華的預算卻維持現狀,東華勢必要開源節流,作出因應。因此,積極向企業及社會募款,充實校務基金;並且鼓勵跨領域學術創新,媒合同仁努力向各機構申請研發預算。當然,學校也規劃制訂節流方案,在人事結構及資源配置上進行總體調控,避免財務短絀,但每位學校同仁個別的基本福利並未因此減損。在調整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同仁不太適應,他也由衷希望大家共體時艱,因為,面對高教海嘯是共同的挑戰,大家都是東華這艘船上重要的一分子,必須各盡職責。

然而校園的改革精進,除了開源節流,進行必要性的資源、人力結構管理之外,校長更關注與著力的,其實是東華永續發展的根本問題,其中,如何透過政策引導,啟動學術創新、社區連結、課程改造等長遠工作,才是豎立東華特殊價值與迎接高教挑戰的重要關鍵,而這些長期性的努力,加上目前開源節流措施,才能共同面對現實挑戰,同時也能讓大家持續懷抱理想、連結社區、放眼全球,創造永續而青春活躍的東華願景。

吳茂昆說自從他到任東華大學以來,一直期盼學校與各院系所能夠發展特色,重新規劃檢討課程,減輕教師教學負擔。雖然改變了超鐘點費的計算方式,但也同時推動新的獎勵金制度,目的是只要對學校、學生、社區或產業有貢獻,也可以得到類似目前針對研究所頒發之實質獎勵,進而啟動東華的學術創新模式。因此,不是消極的去斤斤計較教師的福利制度,而是藉此鼓勵教師們在教學研究之餘,更能從事社會實踐與在地參與,讓東華的學術生產更具有應用價值,甚至於因此開拓學術市場,吸引外部投資與合作計畫。吳茂崑說他常舉例,如果每位老師每年都能爭取三十萬的研究合作案,加起來東華就多了一億五千萬的預算,這絕非空談,讓我們努力以赴。

除了積極減輕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藉以啟動社區連結與在地參與,進行東華的學術創新與轉骨。整體課程的改造,也是吳校長致力的重點,因為東華必須透過課程更新,才能建構教學特色,吸引更多國內外的學生前來就讀,這才是東華未來之所寄。而在仔細分析目前的 128畢業學分數,與學生就業所需的實質能力,其實關聯不夠緊密;而在學生的生活教育及五育平衡的全人教育,也都有所不足,造成學生畢業後仍以繼續升學為主要考慮,若直接就業,將呈現相當大的學、用落差,並已經造成老師過重的教學負擔。這種課程設計如不改善,對學生、教師都是弊多於利,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吳校長說基於這些認知,逐步修改課程架構與修業規定,目的是希望藉此建立東華的特色,落實學生在大學四年間建立核心價值觀念,培養他們未來就學、就業的競爭能力。而各系所也可以同時檢討其必要的核心與專業課程,調整內容,以符合時代的需求,老師們也因此有更理想的授課安排,以及更合理的授課時數分配。希望校內同仁能夠理解,同心協力來營造更優質的教學與研究環境。

轉骨,代表年輕生命邁向茁壯成熟的重要階段,其中過程必然充滿挑戰,但也是脫胎換骨的關鍵契機。東華若能在此時,進行改造,強化體質,因應各種挑戰,成功轉骨,便可期待東華未來真正能建立獨特價值,永續發展。這個過程,當然不容易,絕非一蹴可及,因此,吳校長誠心希望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只要大家能以開放的心胸,以東華的整體發展為核心,從課程、制度、校園環境及整體資源等面向,共同努力,共體時艱,相信必可達成目標,實現東華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