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瞄準基金、投資型保單

工商時報【金融理財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國銀狂吸人民幣活存、定存後,下一階段將瞄準收益更好的理財商品,如基金、保險、衍生性商品等等,希望藉人民幣催生新的獲利動能。 部分國銀不再推動人民幣存款優惠專案外,除了後續存款逐步「穩健成長」,並且在建立基礎後,鎖定投資人追求更高報酬率,因此將引導投資人慢慢走向其他理財商品,可以把人民幣的市場越變越大。 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黃以孟表示,為提供客戶多樣化人民幣理財商品,北富銀除了人民幣存款,也提供數種人民幣計價商品供客戶選擇,包含市場上熱門的可直接投資大陸市場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與富邦人壽合作推出的投資型保單、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券等等。 此外,元大銀行的優利專案將在6月底結束,目前元大銀行的人民幣5大財富管理產品已齊備,其中,投資型保單、組合式存款,以及共同市場基金募集可說是主力商品。 華南銀行統計,目前人民幣商品的總銷售金額已有1,600萬人民幣,未來將持續推出多樣化的商品滿足民眾的需求。 國銀主管說,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日趨密切,經商、工作、求學生活型態的轉變,人民幣的國際支付與儲備地位也逐漸提升,民眾對人民幣存匯款的需求顯著增加。政府開放人民幣存匯業務,可見人民幣是資產配置時,不可忽視的一環。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消費金融處業務負責人張秀娟表示,渣打自開始提供人民幣相關業務及產品予客戶以來,獲得客戶一致好評,除了渣打集團於大中華市場人民幣業務的豐富經驗及廣大的服務網路外,全方位的專業配套服務,如舉辦人民幣投資理財講座,精闢剖析人民幣整體趨勢與投資建議。渣打銀行目前吸金的人民幣部位,約有7%至8%的市占率,與國銀一起排名可在10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