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媒體的標籤化

留意媒體的標籤化

留意媒體的標籤化(葉柏毅報導)

香港日前吹起一股所謂的「路姆西熱」,原來是香港的宜家家具裡,有一款被取名為「路姆西」的狼型玩偶,因為被當做反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象徵;同時,先前也曾有抗議人士,把這個叫「路姆西」的玩偶,丟向梁振英。頓時,「路姆西」在香港,成為反梁振英的重要形象,甚至在香港引發搶購熱潮。而在香港掀起的這股「路姆西」熱,不但引發媒體好奇,甚至已經有學者開始分析其中的政治文化意涵。

香港自由撰稿人「黃偉國」就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論壇中,撰文分析香港這股奇特的「路姆西」熱潮,背後的成因。黃偉國指出,造成香港社會這股「路姆西熱潮」的主因,正在於香港民眾對北京近來強力插手干預香港事務,感到無力,因此索性以取笑北京屬意的特首人選為樂,至少是個情緒的發洩管道。黃偉國認為,這種對政治人物「小丑化」的情況,比把政治人物「妖魔化」,對政治人物的殺傷力更大,也是政治人物不可不注意的。他舉例說,像是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沒有人認為他大奸大惡;相反地,多數香港人認為他無能愚笨,只會盲目聽從中共指令,用人任事偏聽不明等等,還給他起了一個「老懵懂」的外號;而當香港人越來越把「老懵懂」這個綽號,叫得順口,也就越來越認為董建華就是個「老懵懂」,讓董建華的民望,一沉不起。而港人習慣了戲耍侮辱董建華的結果,導致沒有人,甚至包括董建華底下的官員,能認真看待與推動董建華想要推動的計畫。董建華撐了一任,終究撐不完第二任,只能在二○○五年稱病倉皇下台。

黃偉國也指出,相對地,曾經擔任香港「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在批評者眼中,是野心霸道、強悍精幹的女性,對葉劉只能用「恨之入骨」來形容;然而就算這樣,葉劉的反對者,也很少會認為葉劉是無能之輩。葉劉淑儀雖然因為強推二十三條國安條例立法失敗而下台,不過她「女強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反而讓她得以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重回政壇,甚至被梁振英延攬入香港行政會議當中。因此,黃偉國認為,有批評說,拿一隻狼玩偶取笑梁振英,甚至戲耍他,徒然流於沒有實質行動的發洩,這種評論,恐怕輕視了「嘲弄」、「取笑」對於政治人物的殺傷力。他指出,對政治人物來說,「小丑化」的殺傷力,更甚於「妖魔化」。他並舉馬基維利在「君王論」中的論點說,做為一個君王,最好要同時被人愛與令人怕,但如果兩者不可兼得的話,寧可令人怕,也不要被人愛,因為愛是對方主動付出的,隨時可以收回,非常不穩;而令人懼怕,則是由於君王所擁有一些特質,讓對方不得不怕,反而比較穩定。黃偉國也指出,梁振英目前的施政,已經出現阻力重重、寸步難行的跡象,因此許多重大政策的說明,都委由民望較高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代行,就可以看出梁振英的警訊,已然出現。

黃偉國的觀點,頗有值得思考之處。在傳播研究中也已經指出,媒介有「標籤化」人事物的特性。當然,媒體會有種種的理由,去辯解它們為什麼必須簡化、標籤化人事物。然而,從最根本的角度來說,一般人很難接受對於人事物,長篇大論的背景說明,這從很多人如果驟然看了一部沒有看過的電視劇,遇到某個角色時,一定會問有看過的人說「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就可以看得出來。因為人們總是會習慣性地,以「正負好壞」來區分外在世界,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能力,或是有時間去好學深思的。在媒體的報導世界中,同樣如此。或者囿於記者能力,或者由於刻板印象,媒體只想要趕快區分好人壞人,如果能夠有對立衝突則更好更容易報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多半會看到,至少在台灣的新聞當中,對於公共議題難有深刻討論,通常都流於雞零狗碎的原因:正是由於不管對記者或是閱聽人來說,這些都是最容易製造與吸收,最不費力,不用花腦筋的消息;然而,這種消息,對國計民生,卻是最無甚意義的。

那麼,這種所謂的「標籤化」,又為什麼會對政治人物,或是公共議題,帶來沉重的殺傷力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種標籤化,絕不是平淡無奇的,否則沒人要看,也沒人愛看,這種標籤化,必定要訴諸情緒,才會留住閱聽人的目光。而在當前這種大小眾媒介,分際已然模糊的年代,大眾媒介自然會觀看分眾媒介,例如在網路論壇上,對於人事物的熱門討論議題,而它絕對不會是毫無情緒的;於是大眾媒介再把這種情緒,以簡單標籤化與二元對立的方式報導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媒介的報導,不會有深刻討論,只會有「我是好人,你是壞人」,或反之亦然的二元對立情緒,被挑動起來,這難道不正就是為什麼,台灣媒體會被批評為是當前社會亂源的主要根由嗎?

但目前看來,媒體這種淺碟式的「標籤化」區分報導法,是無法改變的。所以,不只是政治人物,甚至凡是任何可能上媒體的人,都要注意自己可能被貼上的標籤,它只有正負好壞,沒有中間地帶,這是個目前看來,無法改變的現狀。因此,再回到黃偉國所舉的例子,任何想擺脫負面評價的檯面人物,乃至於閱聽大眾,對於媒體輿論所營造的氛圍,所製造的正負標籤,又豈能不謹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