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衣正燒 MIT業者力抗低價搶市

發熱衣正燒 MIT業者力抗低價搶市

發熱衣正燒 MIT業者力抗低價搶市(戎華儀報導)

夏末入秋以來市面上的發熱衣、保暖衣又出籠,發熱保暖的原理百百種,有紅外線、中空纖維,外加吸濕排汗的功能。今年秋冬則流行強調衣服的布料上有可以讓皮膚保濕的胺基酸,但是礙於國家法令沒有明確規範,部分廠商沒有標明添加的成分比例,消費者只有買回家穿在身上,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要消費者肯買帳,價格戰最後犧牲的,不是業者就是消費者。

機能性衣物功能多到讓人眼花撩亂,消費者根本很難從包裝上的標示辨別差異。成衣製造商林志南指出,市面上添加胺基酸的發熱衣,有些只是噴灑在織好的布料上,衣服洗過幾次很快就會失效,有的則是添加在還沒有織成布料的紗線裡,成分越高,布料穿起來越柔軟舒適,但是胺基酸添加的比例相差懸殊,市面上最多的添加到10%,有些只有百分之零點幾。

林志南是國內知名的團體服製造商「創意家」的執行長,他的公司年營收超過8成來自公司行號、機關學校訂製的團體服,這兩、三年試圖轉型,自創網路品牌「LIFEWAY創意家」,做涼感衣、發熱衣和防紫外線以及有排汗除臭功能的機能性服飾。

林志南:『我一直常常在想說,穿了,你的感覺怎樣,其實如果這件衣服…你去買1000塊的,跟買500塊的、300塊的,你如果覺得300塊的好穿的話,我覺得自己穿的感覺的價值比較重要。其實有些東西,像我們之前也受過人家的質疑,你如果把它寫得很…如果說我如果明年又要換款了,我可能把它寫得功能很好,然後怎樣怎樣…,問題是如果消費者穿了之後,沒有你說的那麼強的功能的時候,人家會失望。如果說今天我的東西是那麼好,然後我也是把它標示地都符合標準的標示法,他如果穿了一次之後,他願意買第二次。』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林志南透露,市售的發熱衣售價大多在300元到上千元不等,布料成本約在新台幣100到200元之間,加上剪裁、人工車縫、品檢、整燙、包裝、運輸、上架的費用,每件成本大約200元上下,約佔市售原價的1/3到1/2左右,零售商為了促銷,還會推出折扣活動,間接壓縮了製造商的利潤。

林志南:『我們的想法是,既然要做的話,就做一件真正有功能的東西,而不是說我給人家寫了這麼多的好處,然後消費者得不到。』

價格和品質兩全其美才能皆大歡喜,對製造商來說,付運費和上架費給通路商,很難有討價還價的空間,製造過程要考慮布料品質和車縫的人力成本。國內的法令並沒有對發熱衣「發熱」的特性做出明確定義,所以發熱的性能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消基會過去曾抽驗市售的發熱衣,發現有些發熱保暖的能力和價格不成正比。所以林志南說,市面上就算有些產品根本沒有發熱效果,業者每年冬天推出不同的花色款式,只是要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

林志南:『現在大家已經變成被教育到說,幾乎整個連百貨公司都是大陸的東西、越南的東西,大家都可以接受了。台灣真的,你成本太高沒有辦法做下去,這麼多年來,薪水不漲、什麼都不漲,但是要買的東西又要變很貴,所以他們(零售商)會找一些比較平價的東西。像台灣的成衣廠也一家一家,因為工資的問題,然後什麼環保的問題、人力的問題,幾乎一家一家在收掉,變成說,這是一個國際的趨勢啦,國外進來的反而已經遠遠超過台灣自己(製造)的東西。』

林志南分析,市面上不少機能性服飾的製造大廠為了利潤,把生產線外移到中國大陸或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降低車縫衣服的工資成本。他的製衣廠生產線全部都在台灣,曾有零售商建議他降低胺基酸的成分比例以節省布料成本,但是個性老實的他總覺得說不過去。本來是零售商找上門想販售LIFEWAY的機能性衣服,現在新貨還沒上架,林志南在履行合約、不得不供貨的情況下,這才發現,以前一款排汗衫賣十年都有得賺,現在卻只因為是在台灣製造,就得面對零售通路對手推陳出新又低價競爭、變成自己做白工的窘境。

林志南:『通路費、物流的費用,灌一灌的話,我們根本就沒有那個…除非是從國外做回來給他們。所以我才會說,為什麼外面一些通路的,他們標榜平價的,幾乎都從國外做回來。所以說,我們為什麼開一個自己的網站,讓消費者去體驗我們的東西。只是說,因為今年我們不小心走入通路,所以我們會覺得其實通路用MIT幾乎很難做,真的很難生存!』

大家過去對大陸製造的商品印象是劣質、低價,成衣業上游的供應商、同時供貨給百貨專櫃品牌和網路品牌業者的布商羅文龍說,大陸這幾年在成衣製造的軟體實力進步快速,大幅壓縮台灣本土業者生存的空間;台灣在紡織業的核心技術仍然存有瓶頸,原料供應商必須想辦法突圍,引進歐洲、日本的技術和材料,在國內與有量產能力的製造商合作,以求生存。

羅文龍:『台灣強是強在製造,製造方面是最可憐的,可能利潤也是最少的。製造的東西,這幾年中國大陸整個都取代掉了,你根本沒有生存空間。我覺得我們紡織界也只能這麼走,我們是協調、組合,台灣紡織界這幾年下來也都是order by order的做法,也造就台灣的一身功夫,變成你訂單來,我就可以弄你要的客製化商品,這一塊是目前台灣比較贏中國大陸的。如果純粹以生產來講,台灣完全不是對手。』

儘管LIFEWAY這三年來在網路上的業績雖有成長,發熱衣、涼感衣隨著布料材質提升,售價從最初的299、339、369到439,林志南還從網路訂單發現,有不少客人是回頭客,或是穿過的親朋好友介紹購買,不過他仍然感嘆MIT(Made in Taiwan)的成衣舉步維艱,完全比不上他在團體服市場的營收。問他為什麼不把衣服的特色在包裝上寫得更清楚一點、吸引消費者?他卻很謙虛地認為,願意認同產品品質的人只要穿過,自然願意再來買。

林志南:『既然要做的話,就做一件真正有功能的東西,而不是說,我給人家寫了這麼的多好處,然後消費者得不到。』

(圖:戎華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