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求援=示弱?學生自殺頻傳 叛逆期好面子成致命傷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孩子怎麼了?六月份以來,國內已經發生多起學生自殺案件,光昨天跟今天在新竹和基隆就各有3名國中生相繼墜樓,頻率之高,叫人吃驚!國內精神料醫師分析,青少年正值叛逆期,普遍有向外「求援」就是示弱、沒面子的錯誤認知,連同儕朋友也不願多掏心傾訴,困在牛角尖,好強成為自殺年輕化的致命傷。

新竹縣昨(26)天淩晨發生應屆畢業的國中男女生,帶著刀傷離奇墜樓悲劇,男生送醫不治,女生雙腿骨折重傷,卻仍不願說明原由;基隆市今(27)天上午也有一名碇內國中女學生從學校3樓墜落受傷,這名高風險輔導學生已不是第一次墜樓。

是什麼原因讓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們,輕易放棄生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表示,自殺一直是國內青少年死因第二位,僅次於意外傷害,自殺年輕化問題的確需要受到重視。

不求援!不談心裡話!劉宗憲認為是青少年自殺的兩大特徵,他說,這些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最常見的心理困擾問題,無非親子、課業、感情三者,可偏偏在家裡,他們與父母對立,在學校,與老師對立,甚至在同儕團體當中,也可能跟朋友對立,不甘示弱,又好面子,根本無法開口向這些最親近的人求援。

自覺找不到傾訴對象,長期困在情緒的牛角尖狀況之下,才有越來越多青少年「想不開」,認為無路可走了,於是採取激烈的自殺手段,但看在專業精神科醫師眼中,其實孩子們還有很多的路可以走。

劉宗憲建議,這個時候,找「局外人」談談,就是個好方法,不管是撥打生命線或張老師專線,都是適當的求援管道,尤其自殺者就像是溺水者一樣,一旦抓到一塊浮木,就可以撐很久,不至於情緒滅頂。

家長也要多加留意,精神科醫師提醒,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的憂鬱表現,例如活動變少、不愛出門、面容愁苦等,就應該主動關心,了解一下孩子上網的內容或是也可多跟孩子的朋友接觸,即時貼近他的想法,同時學校方面,教育系統的輔導資源也要適時介入。

最近正值大學指考前夕,精神科門診也多了些因考試問題而來求診的學生患者,多因緊張過度而沒法專心唸書,劉宗憲也提供「不要放棄」、「不要慌張」、「不要熬夜」、「不要比較」以及「書是沒有唸完的時候」的「四不一沒有」藥方,鼓勵正向思考,沒唸到的不見得會考、即使考出來了也不見得不會猜對,放鬆心情最重要。

※ NOWnews.com【今日新聞網】提醒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