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比賽當交流平台 全民樂見

記者張淑娟/特稿
老農種稻已經習慣施重肥多灑藥,期一分地種出最多量的米來,但卻疏忽量多並不代表質好,正如果樹要疏果,果實的質才會好一樣的道理,一分地稻米量太高,其食味值將受影響;不過,年輕農民種稻已改採科學方式,相信對消費者都是好消息。
菁寮國小畢業學生在十大經典好米得主賴承麟指導下學習種稻,勇奪田間管理第一名,但因不具農民身分即使在區賽奪冠也不能參加全國賽,只同意他們參加友誼賽,令好米競賽已有遺珠之憾,競賽資格亦讓人質疑,尤其目前多數老農種稻,仍習以慣行農法,多施肥、多灑藥,且是求量多,並未兼顧到稻米品質。
舉辦經典好米評選目的原是要提升稻米品質,但比賽對象卻限定農民,許多有志於稻米事業的團隊卻難以參賽,農糧署在稻米競賽條件和資格的設定上,應該有討論的空間。
目前稻米種植在新的做法上已朝向以質揚價,好吃的米受歡迎,價格高一些可被接受,因此年輕一代投入稻作,已採科學種稻,因此若能將稻米比賽做為種稻的交流平台,讓更多團隊有機會參與,交流技術,讓種稻不只是一味追求量,而能更科學,生產出更好的米來,相信絕對是全民所樂見,也可鼓勵農民在種稻技術上更精進,經典好米競賽的意義才能真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