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之道-參與水道歷史 讓環保行動扎根

中國時報【執筆:江慧真】 舒國治曾這樣形容台北,「四十年來,台北最大改變,是由水城變成陸城。那時的台北,是水渠密布、水田處處的台北。每個台北人都受到水的籠罩。婦女浣衣,在處處可見的小溪小河邊。人們行路,常沿著河或溝,隨時準備過橋…」 草盟志工文海珍說,「早年的台北是沒有水源的。」清代先民挖井取水,因水不潔常引發疾病;日治時期才進入「上水道」與「下水道」時代,其後台北人口擴張,公館水道不敷使用,一九二八年起造第二套草山水道系統,並具水力發電能力。但一九八七年翡翠水庫完成後,台北市供水型態從此改變,草山水道失去功能。 草盟今年舉辦第十屆「天母水道祭」,呼應聯合國「世界水資源日」共同主張,主題鎖定「水與糧食安全」。文海珍細數,人一天只需要喝二、五公升的水,但我們所吃的食物背後,卻代表著更多的水資源消耗,「例如你為了泡一杯咖啡,背後必須要消耗共一百四十公升的水;每吃一個漢堡,就得消耗地球上兩千四百公升的水;至於每吃一塊牛排,更是要耗費七千公升的水!」 她強調,「讓環境教育和行動扎根,才是我們的目標,水道祭不只是熱鬧而已!」天母國小、三玉國小、士東國小、芝山國小和天母國中、蘭雅國中等校,不但參與水道祭,組志工社團,有些還要求完成古道健行和學習設計才能畢業。 走在行進隊伍行間,記者耳邊傳來童稚的日語交談。原來,日僑國小的日籍老師帶著日僑媽媽和師生共襄盛舉,這位廿二歲的大平老師開心的表示,「難得能帶孩子來體驗天母社區的環保活動,了解當年日治時建造台北水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