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節退貨率25% 快遞業喊苦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今年雙十一網購節創造超過上億個包裹,帶動大陸物流業的蓬勃發展,有業者特別準備了32架貨機全力搶賺快遞商機,但由於雙十一訂單的退貨率高達25%,可能嚴重壓縮快遞業者的利潤。 證券日報指出,從11月12日起,部分快遞業者的包裹數量就暴漲到平時的兩倍,預計在兩日內達到高峰。順豐速運為了滿足雙十一的物流需求,不但大量增加派遣員工數量,更準備32架全貨機,全力消化網購節龐大的發貨數量。 電子商務業者預估,雙十一當天所有網路購物網站的交易總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陸國家郵政局則認為,這將產生至少1.8億件的快遞訂單,其中有80%是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商城等產生,比去年成長85%。 大陸去年快遞企業的綜合業務量達到48億件,營收總額超過1,000億元,其中網購快遞服務每年以80%的速度成長,成為各家快遞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但中國行業研究網的數據卻指出,今年雙十一的退貨率已經達到25%,部分商家更達到40%,對於利潤微薄的快遞產業來說顯然費力不討好。 物流業者表示,順豐的價格最高,但服務水準也最快最穩定,小型快遞業者的派送速度相對較慢,但卻能以低廉價格贏得市場,宅急送、EMS更在網購市場主動降價,市占率明顯上升。 信達證券零售業分析師趙雅君認為,大陸快遞公司營運服務上各有特色,整體行業仍處於混戰,未來可能面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