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 我們不是來血拼的

中國時報【仇佩芬、單厚之╱特稿】 長達12天的「賀誼之旅」,馬英九此次出訪最重要的一站,是並未列在日程上的紐約。談台美關係、談兩岸未來,更要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角色,馬英九為紐約行精心安排了工整的外交論述,卻因為顧慮中美反應,不得不在媒體曝光上自我限縮。外交系統口中的「高規格禮遇」,台灣媒體及民眾竟難一窺堂奧。馬英九首次以總統身分造訪紐約,好似錦衣夜行。 雖然不是馬英九第一次造訪紐約,但過境紐約的規格一向是台灣總統的外交考驗。早在1個月前,駐美代表金溥聰就已公開保證,基於美方對馬政府的信任與友好,馬英九的過境禮遇「不會讓大家失望」,更讓國人對以外交為重要政績的馬英九寄予厚望。 然而馬英九卻以實際行動告訴國人,美方的信任和友好建立在台灣的劃地自限之上。為了讓馬英九成為「第一個走進中華公所的總統」,為了讓他順利收穫台灣可望加入ICAO的外交成果,外交部與總統府費盡心思地降低紐約行程能見度,元首以國家之名應享的尊嚴、總統在海外言行的公開透明,以及國人透過外事活動該獲得的榮譽感,全部都犧牲在「低調零意外」的原則下。 台灣顧慮華府和北京不滿,或許有其理由。從行程內容來看,馬英九的紐約行確實極其政治性。2006年,紐約市長彭博與馬英九晤談時便曾公開表明,「台灣本來就是獨立的」;如今彭博的政治能量更甚過往,若再出此言論,台灣民眾或許認為國格受肯定,馬英九卻恐怕難以承擔。 而在兩岸外交角力轉往僑社競爭之後,馬英九在中華公所的國旗下贈匾,接受僑民歡呼,最不帶外交成分的行程,卻正是最具國家意涵的主權行為。豈知,府方不僅限制隨行記者採訪,還指示代表處把媒體團帶到城外觀光購物,要媒體集體怠忽職守。 總統出訪行程安排,背後自然有外交處境、國家利益等複雜的考量。要不要媒體隨行、是否安排專機,也各有不同的作法。但以不入流的恫嚇手段,把記者團變成購物參訪團,把記者當成「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踐踏記者的工作權、剝奪國人知的權力;到底能換得怎樣的國家利益,總統府應該要給個清楚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