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拚觀光 重提水力發電廠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行政院環保署25日召開「萬里水力發電計畫」範疇界定第二次延續會議,會議至結束時間時仍有許多討論事項未完成,主席決議將延續到下次會議再討論。 台電計畫要在花蓮萬榮鄉萬榮部落建置萬里水力發電廠,2011年時在環保署進行第一階段環評,當時環評委員認為台電的環評報告內容並未針對問題深入調查,例如地震、土石流、空污噪音、水流可用流量以及對農民灌溉影響、動植物遷徙復育、人文歷史景觀等影響和策略也交代不清,要求應進入二階段環評再度審查。 二階環評避重就輕 不過,在25日的範疇界定二次延續會議上,台電提出的數據仍是十分簡略,被環評委員質疑交代不清時,台電表示「該調查一階環評已經做過了、資料簡報僅是簡略報告無法詳細表列」。 花蓮萬榮太魯閣族人王英台特地從花蓮到台北環保署現場表達意見,就噪音和空氣污染此點回應。王英台說,之前在萬榮部落後方有個億元石礦,每天不斷載運砂石通過部落,族人實在受不了低落的生活品質,於是抗議礦區要求停工;她說,比照台電的說法和建造水力發電廠所產生的廢土清運量,每天起碼要40車80次來回經過部落、等於每10分鐘經過一車,才有辦法清運土方,居民不可能受得了。 環評委員、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提醒台電,有關於人文的調查訪談部分建議增加,「現在不做我們也沒辦法,但是台電在二階環評時會碰到一樣的問題,無法拿出數據開發單位還是得重做」。劉益昌說,原住民族基本法、水下人文資產相關法律日後會明定要求環評時得納入調查項目,例如在原住民族地區開發建設,原基法中本有明訂要求開發者與政府必須與在地族人溝通,劉益昌說,修法工作最快本會期11月完成。 「難道只為遊客吹冷氣」 台電環境保護處長蔡顯修說,花東地區電力不足,在夏季用電尖峰期有斷電危險,尤其在颱風、地震發生時。他認為,花東最大產業為觀光,為了防止觀光客夏季前往花東遭遇斷電問題,必須要有新的發電廠供應。目前和平火力發電廠供應北部電力,花東電力由西部路線經埔里送往東部,或由屏東核三廠往花東送電。 蔡顯修特別提到,台九線上的電力,電塔或電線在颱風時被破壞,目前只能靠人力搶修,因無法將電線地下化,除了「電線拉越長、電磁波越強」之外,工程得從屏東拉到花東或西部翻越中央山脈接電,困難度大。「所以蘭嶼在蘇拉颱風後提出全島電線地下化的訴求,實務面上不可行;電線地下化也並非十全十美,下雨淹水後會有維修上的困難。」 但25日出席的太魯閣族人以及荒野保護協會、地球公民協會等均表示,水力發電並非低污染發電方式,台電不應用缺電當興建電廠的理由。如果是為了提供冷氣給觀光客吹而要犧牲部落的環境,絕對沒有族人會贊同這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