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關掉核電廠 學者期待再生能源

若關掉核電廠 學者期待再生能源

【台灣醒報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核四廠若不運轉,未來電要從哪裡來?環團表示,透過結構性的政策調整,讓電價合理化,產業進行轉型,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學者則認為,開發太陽能、風力以及地熱等再生能源,除了可做為核電的替代能源外,更可讓台灣邁向能源自主。台大資訊系教授高成炎強調,現在各國再生能源的技術都已十分成熟,政府只要加強扶植即可。 繼日本311福島核災的警示後,歐洲許多國家紛紛研發替代能源,並關掉核電廠,台灣在這一波的浪潮下,反核、廢核的聲音日益水漲船高,但關掉核電廠後,台灣又該如何因應原本核能發電的空缺,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 從事反核運動已有多年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綠盟長久以來不斷地呼籲「用電需求零成長」,希望政府能先將電價合理化,並針對各種用電需求,特別是工業用電,進行政策性的節電措施,再進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調整產業結構,扭轉目前以經濟發展為重的思維。 洪申翰表示,電力的使用是結構性的問題,經濟部現在不斷無限上綱地預估10年後用電需求將成長到4成,但核四預估的供電量也僅6%,因此電力無止境成長的思維不變,問題將無法解決。 「必須改變台灣長久以來追求低成本的短視經濟!」洪申翰認為,透過結構性的政策調整,廢核並不會傷害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反而可以擺脫只想追求壓低成本的懶惰、短視的經濟模式,真正合理使用能源資源,在對的地方創造對的利潤。 談及未來的替代能源方案,高成炎指出,再生能源絕對是台灣必要發展的方向。他說,「其實台灣再生能源的產能很大,但長期受到政策打壓。」政府並不鼓勵業者發展,前陣子屏東的養水種電事件就是一個實例。 高成炎說,在眾多的再生能源中,太陽能、風力以及地熱發電是最適合台灣的,而地熱發電更是台灣在地理結構上,亟可發展的能源,近年來鄰近的日本、菲律賓等國在地熱發電的使用上,正逐步成長,因此政府只要願意扶植、補助,技術是很容易引進並快速發展的。 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也認為,發展綠色乾淨的再生能源,是一個國家邁向能源自主最正確方向,像現在風力發電的成本已經可以和傳統的燃煤發電一同競爭。他說,其實只要政府有心發展再生能源,台灣是擁有非常大潛力的,至於成本的問題,生產規模擴大以後,技術成本自然就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