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看天下-英文拼音無法取代中文

中國時報【傅建中】 中央研究院院士厲鼎毅在猶他州滑雪心臟病突發猝逝,他的死訊在一月七日那天上了《紐約時報》的訃聞版,而且篇幅不小,極為顯著,這是很不容易的事。除非是赫赫有名之士,死後能擠進《紐約時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美國的新聞評論說,Everyone is dying to get into the New York Times. (每個人都拚命要上《紐約時報》,dying在此是個雙關語,是「死」,也是「渴望」的意思)。 厲鼎毅名字的英文拼音是Tingye Li,乍看之下,怎麼也沒法想到Tingye Li的中文是厲鼎毅,直覺上覺得是李定一(台大專攻中美外交史的教授),可是李定一早已作古,再說以李的名氣是沒法登上《紐約時報》的。 厲鼎毅的逝世引起《紐約時報》的重視,主要因為他在科學上的貢獻,畢生在貝爾實驗室工作,六十年代初他是發展雷射科技的先驅,引進光纖快速通訊,使現代通訊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訃聞介紹厲鼎毅的身世時,說他父親是位中國外交官,曾任駐加拿大溫哥華總領事,後調往南非,所以厲鼎毅的中學和大學是在加拿大和南非讀的,最後從美國西北大學取得電機博士學位。可以看出,厲鼎毅的成就和他從小在國外長大並求學有密切關係,當然有位好爸爸把他帶出國外是先決條件。 《紐時》說厲鼎毅的父親是Chao,由於沒說明Chao是姓還是名,也讓我滿頭霧水,幸好我靈機一動,悟到他父親的名字大概是Chao Li,恰好我手頭有本舊的中華民國年鑑,其中Who’s Who 果然有Chao Li其人,中文名字是厲昭,當時的外交職務是我國駐哥倫比亞大使。 在厲鼎毅的訃聞見報前幾天,《紐時》刊出一篇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禮中(貝聿銘之子)的專訪,貝禮中沒有洋名,英文名字就是音譯的Li Chung Pei,可能這個名字美國人不容易叫,所以貝禮中取了個極其接近洋名的Sandi (真正的洋名是Sandy,但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的名字),記者好奇為何會取個Sandi的名字,一開始就問Sandi的意思為何?貝禮中解釋說,Sandi是中文的「三弟」,貝聿銘共有四位子女,貝禮中排行第三,所以是「三弟」(third brother),他上面的哥哥貝建中,英文名字是Didi,即弟弟之意,因為建中上面還有大哥定中,老二當然是弟弟。若非貝禮中解釋,我們怎麼也不會知道Sandi是「三弟」的。 以上兩個例子證明,對中國人而言,如果只看中文名字的英文音譯,而不知其中文名字為何,可說是毫無意義。至於洋人,唸中國人的名字,根本是囫圇吞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晚近以來,年輕一代受過西方教育的中國人多喜給自己取個洋名,方便和洋人交往,不過洋人總覺得,明明是中國人,怎麼會叫 James 或Robert 呢?生長在國外連中國話都不會講的華裔取洋名,可算是入境隨俗,無可厚非。好比美國現任駐華大使Gary Locke,假如你在他美國朋友和同事面前硬叫他駱家輝,反倒不自然了。 中文人名無論是舊的威妥瑪(Wade-Giles)拼法,還是現在的漢語拼音,要還原為正確的中文名字,都非易事,除非其人是知名之士。帶有洋名的中文拼音人名,還原更加不易。譬如說,貝聿銘夫人的英文名字是Eileen Loo,我所見到的中文名字有三種不同的寫法,分別是盧愛玲、盧淑華和陸書華,據了解,貝夫人的正確中文名字是盧淑華。 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應從主人著手,就是主人一定要在英文音譯之後加上自己的中文名字,而西方媒體提到這個人時,在音譯之後也附上中文姓名,這樣就兩全其美,不致有誤了。至於可行性有多少,得視中國崛起能發生的影響而定。別忘了,三十年前中共推出漢語拼音時,西方相當排斥,可是如今不都接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