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需要文憑嗎】劉哲榮:在台灣 現實相當殘酷

【藝術需要文憑嗎】 藝術創作究竟需不需要文憑?台灣藝術家時常遭遇質疑眼光、父母反對;教育體制重學科、輕藝術,這樣的求學環境,究竟是阻力或助力?本系列專訪劉哲榮、林思瑩、米奇鰻、黃海蒂4位新銳藝術家說分明。 35歲的劉哲榮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型藝術所,曾獲得2009年大墩美展大墩獎、雕塑類第一名,現為台中二十號倉庫駐村藝術家,從小父母賦予極大期望,希望他成為醫師或律師,但他卻選擇「藝術家」這條路。 林思瑩的父母開明,未曾限制她的人生方向,她國小開始學畫畫,就讀復興商工美工科,一路到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所,她認為藝術創作不一定要高學歷,但不否認「名校光環」能提高獲獎率,打出知名度,有助於在藝術圈生存。 米奇鰻、黃海蒂同樣出身設計背景,出道7、8年。米奇鰻專心漫畫創作,黃海蒂則是繪畫。他們異口同聲表示,藝術創作不一定靠文憑,米奇鰻認為,只要天份夠強,足以闖蕩江湖。黃海蒂表示,用心體會生活,就能創作好作品。 【記者許純鳳專訪】「關久了才有足夠能量,將創作慾望發揮到極致。」雕塑家劉哲榮回首求學歷程,樂觀地笑說。 35歲的劉哲榮紮著馬尾,留著一撮山羊鬍,黑衣牛仔褲,給人硬漢形象,不過,他說自己:「心裡藏著一個小女孩」。心思縝密,擁有敏銳觀察力,2012年開始在台中二十號倉庫擔任駐村藝術家,他的工作室位在倉庫最後一間,一進門,就可看見他架設的鞦韆,工作桌擺滿各式動物公仔、圖畫本,後頭陳列他歷年創作的雕塑品。 挑燈夜畫 堅持創作 劉哲榮從國小三年級就立志當畫家,父母的一致反對,使得他的國中生活非常不快樂。每天上學、補習,千篇一律的生活,令他厭煩。唯一值得期待的是,回家後偷偷窩在書房裡,開著小燈偷偷畫畫,一聽到爸爸上樓的腳步聲,立刻將畫具藏起來,假裝唸書。上高中後,他憂鬱的情緒日益加重,看到兒子終日眉頭深鎖,沉默不語,劉爸爸心疼,高一之後,決定放手讓他自由創作。 國小立志當畫家的劉哲榮,在大葉大學就讀時發現立體創作的趣味性,轉而選擇泥塑工房,跟隨賴永興老師創作。(圖/楊萬雲 文/許純鳳) 回想到這段求學歷程,劉哲榮微笑地說:「腦子一片空白。」他沒有埋怨,淡淡地說,這段不順遂的經歷,給了他日後更堅定的毅力。 吃著控肉的豬、失眠的羊躺在床上數羊、企圖將自己化妝成貓熊的黑熊、塞進方框中的犀牛,這些都是劉哲榮的作品,每隻動物看似可愛討喜,也隱藏沉重的議題。例如方舟(Fun House)系列,靈感來自他不愉快的國中生活,原本各有特色的動物被塞進方框裡,全被壓成方方正正的模樣,靜靜等待,當人類需要時,才被取出,成為家具或包包,如同國中時期,背負許多期待的自己。 作品隱含矛盾情緒 劉哲榮的作品深受家庭的影響,尤其是和父親的關係一度尷尬,父親對他期許很高,希望他有天成為醫師或律師,無法達成父親的願望,讓他感到無比愧疚,啟發他思索存在的意義。矛盾的情緒在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現,例如吃著控肉的豬,自己很可能成為別人的盤中飧;交雜希望和絕望的嬰兒;將自己妝扮成眾人喜愛面孔的黑熊。 劉哲榮基本的藝術能力,來自體制外的學習。劉媽媽形容他總是逆天而行。劉哲榮排行老二,父母對3個孩子相當疼愛,小學開始,便將3人送往私立學校就讀,劉哲榮的成績最好,父親對他更是充滿期望,尤其聽到多位算命仙拍胸脯保證,將來他必定成為律師或醫生。回想這一段,他形容如同「原罪背在身上。」他熱愛畫畫,小三時,主動向父親央求到畫室學畫,直到上國中,父親要求他專心念書,不准畫圖,一看到他拿出畫具,便會用台語嚴厲斥喝:「成天畫圖,以後會餓死!」他的心情大受影響,成績直直落,最後考上弘文高中。劉哲榮坦言,當時他過得很不快樂,也不想念書,每晚趁父母熟睡後畫圖,從晚上11點畫到隔天早上6點,再揹著書包去上學,上課都在打瞌睡;不久,老師察覺他有異狀,找父母約談,劉爸爸最後釋懷,同意讓他自由創作。 (由左至右)吃著控肉的豬、失眠的羊躺在床上數羊、企圖將自己化妝成貓熊的黑熊;劉哲榮的作品,每隻動物看似可愛討喜,但其實隱藏沉重的議題,源自家庭的影響。(圖/劉哲榮堤供 文/許純鳳) 這麼不愛讀高中,為何不願意轉學到職校?劉哲榮表示,父親曾勸他轉學到台北復興美工,但他明白自己是個容易上癮的人,憂慮進入職校後,過於偏重技法,於是他回到畫室,學習素描、水彩,遇上他的啟蒙老師劉文貴。劉老師性格隨性,有時甚至會「晃點」學生,兩人如同朋友。劉老師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注重作品的精神層面,這點深深影響他日後的創作理念。 社會普遍看重學歷 高中畢業後,沒考上理想大學,劉哲榮曾經思索「做創作為什麼需要文憑?」這個念頭,在他當兵前到畫室打工時,起了變化。當時他為了抵學畫的費用,在畫室擔任助教,遭到學生家長冷言嘲諷:「高中畢業就能當助教?」他心裡很不是滋味,利用當兵時,閱讀許多美術相關書籍,放假時把握時間創作、看展,為了練好素描,還在咖啡廳偷畫其他客人,終於快退伍前,在一間酒吧開了生平第一次個展。 退伍後,劉哲榮考取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其中一堂課的作業主題為「自我形象」,他突發奇想,用十多個大小不一的木箱堆疊出和身長一樣高的自己,每個木箱都是一個小抽屜,裡頭藏有鑰匙,必須一一解開,才能理解他內心的想法。從這件作品,劉哲榮開始發現立體創作的趣味性,大三時,選擇泥塑工房,跟隨賴永興老師創作。大學畢業後,劉哲榮繼續升學,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學替自己規定的「功課」:擁有一間獨立工作室,尚未完成,他利用研究所加把勁,總算在碩二那年達成。 闖蕩藝術界是否需要文憑?劉哲榮毫不猶豫地說:「在台灣是需要的!」他猶記得剛出道時,以為文憑不重要,後來發現他錯了,現實相當殘酷。劉哲榮回憶,當他向收藏家或文化局透露自己畢業於大葉大學後,竟然遭到轉頭就走的對待,心情很不好受,也讓他更加堅定要往前走。 藝術 考驗耐力的道路 劉哲榮通過2013年二十號倉庫駐村申請,近3年作品的銷售情形比較穩定,無須像早期創作之餘,還須靠接案維生,可以全心創作。回首一路的跌跌撞撞,如果可以重來,劉哲榮不想改變任何事情,他深信「所有的路不會白走」,一路上雖然遭遇不少挫折,正由於一連串的不順遂,他更懂得珍惜所有的一切,篤定繼續藝術創作的旅程。 對於未來有意要走藝術創作領域的年輕人,劉哲榮提醒:「藝術創作是投資報酬率很低的行業」,考驗持久度和耐力,他建議年輕人一定要先找到可以說服自己從事藝術創作的理由,才能夠在這一行走得長久。 劉哲榮作品連結:http://www.wretch.cc/user/deanliu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