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棟:台灣應參與多邊換匯協議

工商時報【記者謝璦竹╱廈門報導】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昨(15)日表示,兩岸都有很多外匯存底,可以合作加入多邊換匯協議,例如大陸已加入的清邁協議。此外,他也憂心公股銀行經營彈性不足,拓展大陸市場恐失先機。 許嘉棟昨日是在廈門舉辦的海峽金融論壇發表演講時,做上述表示。他說,兩岸可以合作加入多邊換匯機制,例如大陸參與的清邁協議,以共同穩定東亞的金融。 東南亞國協(ASEAN)與中日韓規模達2,400億美元的清邁多邊化協議,8成資金來自於中日韓3國,剩餘20%則來自新加坡等東協10個成員國。 此外,金磚五國也擬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目的就是簡化金磚國家間的相互結算與貸款業務,減少對美元和歐元依賴的目的。 不過,台灣想要加入清邁多邊換匯協議,首先中國人民銀行與央行應先簽署換匯協議,人行目前與19個國家或地區簽署有總額2兆元人民幣的雙邊換匯協議。日前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赴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晤時,也提出兩岸應在貨幣清算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簽署換匯協議。習近平則承諾,將在年內展開換匯協議的商談。 此外,許嘉棟對台灣公股銀行缺乏經營彈性深感憂心。他說,根據財政部管理辦法,公股銀行的預算必須經過立法院。例如要赴大陸投資,預算在1年多前就必須提出來,並通過立法院的審議。 他說:「我最擔心的是大陸市場的開拓,公股銀行受到財政部和立法院的限制。現在在大陸設點最積極的都是民營銀行,公營銀行不是不想做,而是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