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物美價廉 進場良機到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對照量化寬鬆(QE)退場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歐美股市上漲的動能反見疲乏。根據統計,歐美股市的滾動本益比都已來到2007年次貸風暴的水準,儘管評價面還稱不上貴,但相對陸股卻來到非常便宜(very attractive)的價位。 瀚亞投資全球策略師翁兆奇(Robert Rountree)說,指數站上新高,但歐美股市還稱不上「貴」,主要是之前企業獲利受PMI擴張與低利環境的影響而增加,因而導致本益比可以擴張;未來本益比要繼續擴張的前提,是企業獲利的提升,但在這方面歐美動能反而已下滑。翁兆奇說,反觀陸股在2009年反彈後,至今已在低檔震盪三年,對照2011~2013年歐美股市的上漲,陸股反而鬱悶,但伴隨三中全會深化改革超乎市場預期,已出現投資機會。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有鑑於三中全會改革細節優於市場預期且公布時程提前,給予市場正面驚喜,也提供投資人未來中長期發展藍圖,提振市場投資信心的同時,也使得先前因政策不明而呈現估值折價的陸股,有進一步估值回升的機會。 沈松指出,陸股下半年來急起直追,但盤整時日已久,估值仍在歷史低檔,以上證指數來看,目前本益比約8.5倍,較20年平均值的14.5倍折價逾四成,價值面相當便宜,搭配改革紅利陸續發酵,投資價值不言而喻。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指出,各國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在市場恢復整固期間可望有表現機會;投資陸股的重點關鍵更加落在產業選擇,像是趨勢上已朝向於本地製造的精密機械。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楊惠元指出,大陸政府頒布更明確地改革內容,確實引市場的正面回應,推升A股股價走勢;加上目前許多國際資金等待加碼,以及A股有機會納入MSCI成份股後,有機會再為A股市場帶來2,000億美元的國際資金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