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探索:故事之外的故事

■張卉君 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上周六晚間精彩落幕。 這個亞洲影壇的盛事,在屆滿50的今年,不僅比照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規模,11國同步聯播,展示了「與國際接軌」的視野與企圖,同時還別開生面地邀請了歷屆的影帝影后出席,如同拍紀念冊般排排坐在舞台上,該畫面成為了頒獎典禮當晚壓軸的高潮。 擔任演出嘉賓之一的蔡琴說得好:「我愛看電影,更愛看頒獎典禮。」當晚一刻也不願錯過、等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想必都心有戚戚焉。 頒獎典禮之所以好看,也許正因為它將投射燈從螢光幕前轉向漆黑的幕後,讓隱身於旖旎夢境、奇幻布幕之後的電影「工作者」、「製作者」,能在真實的世界裡現形,不再只是電影散場時,黑幕上一閃而逝的姓名跑馬燈;此外,電影明星亦得以從百變分身中回復元神,跳脫於扮演的角色之外,從故事中解放開來。藉由頒獎典禮這個「儀式」,讓觀眾看見故事之外的故事,凸顯明星光環之下「專業表演者」的「職人」身份,這是令觀眾著迷之處。 「演員雙重存在。他時而是自己,時而是另一人,這種交替的在場正是令觀眾習慣鍾愛的。」——布烈松 法國電影導演羅伯.布烈松曾在《電影書寫札記》中提到演員身分的雙重性,使得演員在觀眾面前極具魅力。而「頒獎典禮」則像是電影工作者合力鋪排的一齣「舞台劇」,台上台下、幕前幕後、電視機裡外,共同合謀了一場華麗的、驚喜的、不可預期的即時演出。隨著電視畫面中,得獎者獲獎時刻的淚水、激動畫面不斷地拉近、放大,電視機前的觀眾情緒也隨之忐忑挑動——而這一天成王敗寇的「精彩演出」,則將如漣漪般擴散,引發、牽動後續的商業效應。 在實用主義掛帥的現代社會中,從事文學、藝術的工作者往往被投以「有什麼實際效用?」的質疑眼光。每當那時候,我便會想起作家林文月在文章〈讀中文系的人〉中所說的:如果理工學科的人為世界做麵包,那麼念中文系的人則使麵包發出香味——人們不能缺乏現實的基礎過生活,但生活的美好卻以各種藝術形式再現於現實之外。 於是,在頒獎典禮上,我們看見許多勇於造夢的人,為了心中的堅持顛沛流離多年,從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有些甚至從幕前走向幕後,卻終獲肯定的激動與喜悅。那哽咽的淚水說明了一路堅持的不易,卻也示範了夢想與勇氣,如何開啟人們更寬廣遼闊的視野,引領著我們的想像世界,得以走向更遙遠的地方。 (組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