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在地檢測 3產品先試點

兩岸推動在地檢測,初步鎖定筆記型電腦(含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LCD數位電視等三項產品優先試點,未來在台實驗室認證報告可望獲得大陸認可。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今天舉行檢測服務業者赴陸投資相關規定說明會。 標檢局表示,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雙方展開標準、計量、檢驗、驗證認證及消費品安全等五大領域合作。 標檢局透露,十九日與大陸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官員舉行「在地檢測推動方案第二次討論會議」,會中決定兩岸在地檢測的優先試點產品為筆記型電腦(含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LCD數位電視等三項產品。 標檢局官員指出,未來台灣檢測實驗室先向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申請資質認定後,可再向大陸認證業者尋求合作,並報請CNCA批准通過,雙方即可訂定合作契約。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台灣製造業者在台研發、設計定型,且在大陸生產或加工的產品,可在台檢測實驗室進行檢測,並將該份試驗報告與工廠檢查報告送至大陸認證機構申請認證,產品即可通關。 至於上述三項產品在地檢測何時上路?標檢局表示,還待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及雙方相關認證單位建立認證對方產品檢測能力。 根據CNCA資料指出,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檢測市場,經粗略統計,二○○一年大陸檢測市場市值僅一○○億人民幣,二○一三年市值可望突破一○○○億人民幣。